國喪已過,新帝改元,理論上,崇安初年的這個新春應該很熱鬧。可當京城百姓注意到金陵王氏并未大操大辦,立時也沉浸在懷念先帝的情緒中,以至于大年初一當天燒竹子的聲響都很少聽聞。這個新年委實寂靜寥落,教人意興闌珊。
深宮之中的崇安帝得知此事自然十分不高興。但相比過個年還要戰戰兢兢,笑開點就怕被指責遺忘先帝,掛著臉又怕被指責怨憤新帝的京城百姓,他的這點不開心就無關痛癢了。至少無論如何,他還有小本本可記,而平頭百姓們就只能算了。
當然,無論這個新年是熱鬧還是冷清,也都跟李長安沒有多大干系了。那日與長孫臨云分別之后,剛回到家的李長安就接到了李雍的禁足令。原來,是王澹將李探微送回家的時候順便與李雍見了一面。李長安不知李雍在王澹面前如何為自己圓謊,但至少在李家,他與李探微打著李雍的旗號哄騙王澹一事是瞞不住了。
元宵過后,朝廷終于批復了李雍的辭職信,隨同兩宮旨意一起送到李家的還有朝廷贈送的高級馬車一輛、賜金一百斤,綾羅綢緞兩大車。根據旨意所述李雍日后的退休工資仍按禮部尚書的級別來拿,同時崇安帝還給了他一個諫議大夫的虛職,鼓勵他在退休后也繼續發揮余熱。
如此恩遇,不可謂不厚。
可當天對朝廷最感激涕零的卻并非李雍或是李承宗,而是李長安。只因圣慈太后懿旨恩蔭了他一個禁宮侍衛的職位,于是,已經被禁足一個多月的李長安總算是被放出來了。
待傳旨的官員走后,李長安好奇問道“伯父,朝廷給了我蔭職,難道我要留在京城”
不等李承宗答話,李雍就冷哼一聲“將你留下,豈不是天都要破個窟窿”
李長安頓時一噎,他知道李雍這次是氣狠了。團圓飯就沒跟他搭話,這元宵節都過了還在陰陽怪氣。
李承宗見狀,忙出言解圍。“這蔭職是朝廷特意給你留的,待你長成后再赴職也不遲。”
原來是關系戶,先占著編制。
李長安點點頭,又問“那可有俸祿”
“你尚未赴職,按規矩只可領全部薪俸的三成。”李承宗耐心答道。
哎呀這躺著拿工資,心情美滋滋
可不等李長安面露喜意,李承宗又撫須嘆道“然則這些年連逢災旱,這實職的官員薪俸尚且不能發全。至于你”
說到此處,李承宗便意味深長地停了下來,只一臉同情地看著李長安。
王朝末年啊財政赤字,工資都特么發不出來了
李長安秒懂,當下仰頭長嘆。
李承宗卻看不得李長安小小年紀為生計憂慮的模樣,不由笑道“禁衛薪俸一年不過百石祿米,三成不過區區三十石。我李家難道還少這三十石的米糧”
李長安靦腆一笑,又悄悄地走到李雍的身側扯扯他的衣袖。“爺爺”
李雍冷哼一聲,大力拽回了自己的袖子。
“爺爺,我知錯了。”眼見李雍扭頭就走,李長安急忙追上。“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您別生氣了。”
李雍還是不理,只自顧自地往書房行去。
“三郎,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