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我謝謝你啊
祭奠了李家的先人,李雍又領著眾人去拜了拜早已斷了祭祀的晉祠。
李長安原以為以李雍和李承宗二人對文學禮儀的推崇,說不定會感慨一番自家的先人與晉國先祖、三晉文化的創世人當了鄰居似乎略有不妥。可未曾想,他二人竟只在晉祠內感慨了一番晉平公耽于享樂以致大權旁落,最終三家分晉國滅族誅的慘劇及其對大陳朝如今朝政走向的現實意義,對自家祖墳埋的方位卻是只字不提。
很好,很自負,我喜歡
如今的晉祠,景致遠不如后世地球位面可觀。李長安正思緒飛飛地立在李雍身旁扮乖孫,管家延齡叔又匆忙進來小聲稟告“明公,鐘公來了。”
李雍整理衣衫快步迎出,很快就見到鐘遜領著浩浩蕩蕩的一家人也來到了晉祠前。
李長安扶著李雍上前與鐘遜敘了一番家禮,便聽著鐘遜含笑言道“老夫剛下山,聽聞李公在此,不速之客,李公可不要見怪喲”
“豈敢,豈敢”李雍亦笑著拱手。“自家親戚,鐘公何故如此多禮”
山上臥槽原來曾爺爺真不算啥,還有更放飛的呢
李長安暗自腹誹。但聽李雍稱呼鐘遜為“鐘公”而非“舅公”,他心下立時定了不少。
看來爺爺對鐘家亦有所保留。
“上次見長安還以為他是姓韓,不想竟是二郎之后。”鐘遜又將話題落在了李長安的身上,目光之中有探究,語氣之中有責備。
李雍不為所動,只滿是愛憐地輕撫李長安的頭頂,淡定回道“事關血脈傳承,不得不仔細些。如今二弟有后,他日我九泉之下也算對他有個交代。”
“爺爺,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日后享孫兒的清福。”李長安急忙攔腰抱住李雍。
鐘遜膝下的孫子孫女加起來足有兩掌之數,就沒見過哪一個有李長安這么膩歪的。他被惡心地不行,只得哈哈一笑。“長安果然與眾不同”
李長安的笑容卻愈發甜蜜,滿臉天真地回道“長安日后也會好好孝順老太公的。”
呵呵小狐貍老夫信你才有鬼
老狐貍老子早晚孝死你
清明時節,即便兩家都已各自祭奠過先祖,可也的確不是聯絡感情的好時機。是以,李雍與鐘遜二人只寥寥聊過幾句,約定了李家上門拜會的時間后便各自回家了。
托賴古代時令人崩潰的交通狀況,當李家上下完成一天的祭祀趕回老宅時已是掌燈時分。
李長安恭恭敬敬地扶著李雍的胳膊這才剛跨進李家大門,李雍立時把臉一沉,一摔胳膊。“跪下”
李長安早知道有這么一出,當下低嘆一聲,乖乖跪了。
他的身后,原鷹揚軍的一眾親衛們亦跟著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