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順利極了”李老漢樂地眉花眼笑,“長安,按你的方子,豆油、豆漿、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豉做出來好多呢”
大豆向來是農家的主要食物之一,可惜吃多了就要脹氣便秘。遇上荒年,因為豆子吃太多活活漲死的,李老漢也見過不少。是以,農家們吃它從來不是因為它有多美味,而僅僅只是因為比起小麥和稻米,大豆產量高、易打理還不常生蟲害。
以往,農戶們經常會在田壟旁隨便種些大豆,都不用怎么費心,入秋后就能收獲滿滿一斗的豆子。家里的婆娘做飯時,每日灑一把豆子,就能剩下好幾口粟米。
可自打用了李長安的方子,將這一粒粒堅硬的大豆做成柔軟易消化的豆制品,只要將其煮熟,再點上少許李長安做的醬油,立時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這數月來,李老漢根據李長安留下的方子在莊園里榨豆油、磨豆漿、制豆腐、釀醬油,莊戶們各個吃得眉飛色舞,就沒有一個說不好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豆制品莊戶們完全可以放開了吃,不但省了菜、省了糧食,還沒有了脹氣便秘的困擾。
今年開春的時候,李老漢按李長安的吩咐在莊子里種了不少大豆。原本他還擔心這么多豆子,莊戶們如何吃得完,現在可算是撥云見日了。
“長安,今年的豆子都成熟了。老漢去看過了,長勢不錯。只等著你回來開鐮了”李老漢喜滋滋地道。
開鐮我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開鐮之前非得讓我回來跳大神,這就很有問題了。
李長安暗自腹誹,隨口推辭。“三爺爺,開鐮這種事以前不都是您來的嗎”
如今的大陳朝正處于封建主義初級階段,科學未明迷信橫行。無論春耕秋收,農戶們都會舉辦大型儀式祭祀神靈,祈求神明保佑這一年風調雨順糧倉滿滿,這就是傳說中的春社和秋社。
李長安年幼時也曾問過李家坳的長輩,他們究竟在祭祀哪家的神靈
有些人說是牛神,有些人說是灶神,還有些人說是土地神,不一而足。
對此,李長安表示十分無語。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權責不明,必定導致扯皮推諉。看似誰都管,其實誰都不管;看似誰都干,其實誰都不干。人如此,神亦如此。被祭祀享用祭品的時候,誰都來了;輪到該施展神力護佑百姓的時候,又特么都走了
但這種話是絕然不能對李老漢這樣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說的。在他們的眼中,每年春社秋社是除了勞作本身最為重要的大事。
李老漢笑地眼都瞇成了縫。“傻小子,現在你是莊主啦”
“七月就差不多開始收割了,現在辦秋社是不是太遲了不如明年再說”李長安再度推辭。
“才收了沒多少。”李老漢卻依舊笑得滿臉桃花開,“你那堆肥的法子真不錯,今年麥子和粟的收成都好。大伙說了,必得等你回來開鐮”
望著臉上寫滿榮耀和期盼,仿佛在與自己交接類似解放全人類這等崇高任務的李老漢,李長安只覺眉心亂跳。許久,他才無奈嘆道“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