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李長安終于完成了珠算授課,又與范三一同去看了看他將來要打理的鋪面,指點了一些經營策略,這才心滿意足地陪著家人返回晉陽縣城,歡度重陽。
而就在重陽佳節后的第二天,收到李長安書信的時然就興沖沖地趕來拜見李雍。與時然同行的,除了他的父親時松,竟還有一個包袱款款眼淚汪汪的劉官寶。
站在門口迎接的李長安自然十分意外,當下驚叫出聲“官寶你怎么來了”
“你當然不想我來了”劉官寶一見李長安,眼淚就下來了。“別人你都安排好了,偏把我給忘了長安哥,你沒良心”
李長安被噴地一頭霧水,不禁扭頭望向時然尋求幫助。
時然竊笑了一下,為李長安解惑。“師兄帶走了黑牛玄武,讓我來晉陽拜文宗為師,還令大木和立春明年去你的莊子念書,這不就只剩下官寶了么要不是大伙攔著,我接到書信的那天他就要來找你了。”
李長安啞然失笑,忙向劉官寶解釋“我讓大木和立春明年開始念書,官寶你當然是要一起去的。我們兄弟幾個一向共同進退,這點小事還要見外么”
劉官寶臉上一熱,一時沒有說話。其實,這些話時然他們幾個也曾與他說過。但劉官寶畢竟還是個小孩子,有他孩子氣的自尊心和小矯情。這話不是李長安親自對他說的,他就覺得李長安不夠重視他,不把他當兄弟。
李長安當然能看出劉官寶的害羞,即刻上前牽著他的手笑道“好了,既然來都來了,那就在我這多住一日”
哪知,劉官寶神色稍霽,竟又擰眉。“才一日”
李長安急忙改口“明天我就要陪爺爺回太原。要不,官寶隨我一同去太原多玩兩天”
“這還差不多”劉官寶矜持地點頭,終于滿意了。
于是,李長安令仆役安置劉官寶,自己則帶著時松時然兩父子去見李雍。
時家本是秦地一小族,時松為庶子,母親早亡,他自小就是個小透明。父親過世后,嫡長的大哥分了他一點浮財將他趕出了家門。時松雖說識文斷字,可在這個時代,失去了家族的依仗也就等于斷了前程,他只得帶著妻小來李家坳安家落戶。
或許,也正是因為失去了將讀書明理當作進階之資的名利之心,時松此后對學問的態度卻是誠摯了許多。他的兒子時然耳濡目染,讀書一樣十分扎實。
父子倆在李長安的引薦下拜見了李雍后,李雍按規矩考校了時然幾個問題,時然全都完美作答。李雍這次廣收門徒,大抵可以理解為招收記名弟子而非入室弟子,招生的標準本就不是很高,是以李雍很痛快地就讓時然留了下來。
時然畢竟年幼,還不懂被文宗收為弟子究竟是何等大事,只管面不改色地行了拜師禮。可時松卻知哪怕只是記名弟子,待兒子長成之后亦可輕易勢壓本家,再不會如他年輕時那般苦求孝廉而不可得。
他欣喜若狂地奉上了束脩,又當著李雍和李長安的面正色訓誡兒子從今往后,視李雍如父、視李長安為兄,絕不可做出忤逆之事,否則就要將他逐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