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退休后發現乖孫是個工作狂,怎么辦
答無可奈何,只想躺平。
面對李長安指定的命題作文豆腐賦與他殷勤遞上的筆墨,李雍不禁久久沉默。
臘月二十八,即便仍在京師為官,此時也已放假了
李雍頭痛不已地摁住眉心,無奈推脫。“此事,年后再說。你外祖尚未回信,倒也不必如此心急。”
說實話,李長安的確不急。不過是考慮到這篇豆腐賦將來多半要千古留名,所以早早發布任務,留給李雍細心打磨的時間。
此時見李雍假期犯懶,李長安也不以為意,只笑道“豆腐雖是賤物,但營養價值卻不下于肉類。這大半年,無論莊戶還是礦工只因吃多了豆制品,體魄都強健了許多。若能將此物推廣天下,則百姓饑饉可解,我大陳必將強盛。”
李雍不懂什么營養價值,但他卻知道這些豆制品的確是肉、菜之外的強大補充。尤其是這些年天災頻仍,糧食時有欠收甚至絕收,而豆莢比稻和麥更為抗旱,許是一條活路。然而
“倘若你外祖要你將豆制品的制法交出,卻當如何”李雍忍不住擰眉望向李長安。
李長安輕輕一笑,朗然道“爺爺憂國憂民,孫兒又豈甘人后這豆制品的制法早晚是要公布天下的,孫兒只是不想明珠暗投,所以才需要有這篇豆腐賦。”
李雍聞弦歌而知雅意,瞬間提煉出了這篇豆腐賦的中心思想。“如此說來,這篇賦就不是介紹制法,而是盛贊其用處。”
“不錯”李長安點點頭,理所當然地回道。“爺爺身為文宗,向來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即便乞骨還鄉處江湖之遠,亦心心念念牽掛廟堂之高。這才親自下地耕耘種植大豆研制豆制品制法,只為解民饑饉大濟天下。坐言起行,是君子之道,亦是圣人之道。如今豆制品稍有成就可救濟千萬生民,這豈非千古佳話”
李雍被李長安安排的劇情臊地老臉發燒,當下捂著臉回道“如此文章,欺世盜名老夫做不了做不了”
“爺爺這是說的什么話曲轅犁,若非爺爺慧眼,豈能問世孫兒的豆制品店,若非爺爺鼎力支持,又豈能開張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爺爺之才乃伯樂之才,豈不比千萬名只知埋頭耕種的農夫更為要緊”李長安理所當然地勸諫。
李雍被李長安的“勸諫”說地一愣一愣的,半晌才扭扭捏捏地問“那親自下地耕耘”
“試用曲轅犁,爺爺的確親自扶犁下地了呀爺爺竟忘了么”李長安瞪大眼,一臉驚異地望著他。
老夫雖說的確下地,但攏共只犁了百步或許還不足百步
望著滿臉正氣的李長安,李雍著實無言以對。
李長安也不逼迫李雍當場表態,只輕笑著言道“如此雄文,必將名垂千古爺爺多醞釀醞釀,這賦明年再寫也來得及。”
說完,他又提起了另一件事。“卻是野叔的終身大事,是時候該辦一辦了。”
“李野”李雍原本正為豆腐賦發愁,忽然聽聞李長安提及李野的親事,登時驚詫地都有些結巴了。“他他竟要娶妻”
自打李野受傷,避女如避虎不以他的武力,老虎都不如女人可怕。這卻如何娶親
李長安對李雍的吐槽一無所覺,只點點頭,滿臉欣喜地回道“野叔在陰館,往日的舊患已盡數痊愈。孫兒想著,是時候該給野叔娶媳婦了。”頓了頓,他又補上一句。“還有順叔,也該相看起來了。”
只因年齡的差距,如六叔九叔等李鐵的親衛,都早已娶妻生子。唯有李順李野二人,當年出征時少年英質尚未婚配。之后,也就耽擱了下來,以至于至今都還是兩條寂寞的單身狗。
李雍靜默了一下,思忖半天還是覺得不太適合與過年才十歲的李長安討論李野的生理問題。是以,他便微微點頭道“此事,爺爺自會與你六叔商量,你就不必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