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數日,李長安幾乎走遍了晉陽城內的每一處村落,與大部分的普通農戶簽訂了明年一整年的大豆供應合同。
直至元宵節,李長安都沒能來得及返回太原,而是留在了晉陽的莊園中一面調派人手給各村各戶送口糧蓋公共食堂,一面與范小三商談明年的規劃。
“第一年的局面已經打開了,”此時李長安的面前正懸著一副太原郡的地圖,他拿手指著晉陽縣的位置向范小三侃侃而談。“如今晉陽已在我手。我相信最晚等今年秋收后,臨縣也會有人來打探消息。你的任務就是自今年下半年開始,盡可能地將其他六縣的土地也握在手上,讓他們改種大豆。當然,隨著大豆漲價,這大豆的收購價和抵扣口糧的數量都得隨時調整,這個你自行掌控,我就不多說了。”
范小三一臉迷惑地看著李長安,小聲道“二郎,我們的豆制品店用不了那么多的大豆。”
“需要”李長安斬釘截鐵地回道,“今年我會在其他幾個縣都開豆制品店,順利的話京城也會開。明年,河東和秦地也會有我們的店鋪。這兩年,你的任務就是盡你所能地收購大豆。收來的大豆一時用不完的,可以存在莊園,但收購的行動不能停,豆制品店的盈利全部砸進去。”
“如果是這樣的話,長安哥,那些世家的手上才有更多的土地。”原本坐在父親身邊乖乖旁聽的范大丫忽然插話。只見她停頓了一下,方才兩眼發亮語氣堅定地補充。“都是好地”
“我知道。”李長安含笑摸了摸范大丫的發頂,神氣詭異至極。“但現在還不是與他們聯系的時候。總之,這兩年先大量囤積大豆,炒高它的價格”
范小三并不能理解李長安究竟要做什么,但他卻有一點可取他的忠心會令他不折不扣地行使李長安的命令,且絕不會在其中上下其手。
于是,范小三點頭回道“都聽二郎的”頓了頓,他又匯報。“這一年,張家的新管家張祿來找過小人三回,都是為了豆制品的方子。小人沒理會,但這個事還是要報給二郎知道。”
李長安點點頭,正色答道“須防他們狗急跳墻,今年開始你出門多配兩個護衛。至于范家嫂嫂和大丫他們,無事就不要出莊子了。”
“啊”范大丫聞言卻是一臉不快。親爹出行多了兩個護衛那是提高待遇,可對她而言那就是限制出行了。“我爹我娘都不知道方子,張家抓我也沒用啊”
“還是得小心,”李長安耐心地安撫范大丫,“且忍一忍,過不了幾年就無事了。”
“那好吧。”范大丫無奈地點點頭,抱起面前的賬冊又問。“長安哥,現在就看賬本嗎”
范大丫在數學方面果然有天賦,她幫襯著親爹做了一陣賬,如今都能獨當一面了。且賬目做地又快又好,竟是比范小三還能干些。
可不等李長安應聲,范家嫂嫂卻推門進來道“二郎,豆沙做好了。”
在范家嫂嫂的認知里,平日里做飯若能抓一把赤豆那就是改善伙食了。可李長安要做的豆沙卻是又加豬油又加白糖,若非李長安指定元宵節必得吃這個,范家嫂嫂真不舍得如此浪費。
李長安聞言一笑,當即一點范大丫的鼻頭道“不急,我們先陪你娘做了豆沙元宵再來看賬本。”
這豆沙元宵范大丫不但從未吃過,更加連聽都沒有聽過。可她卻一向對李長安有無窮的信心,聽李長安這么說,她即刻點頭道“長安哥做的元宵,一定是最好吃的我要吃一大碗”
“好一大碗”李長安微笑應聲,牽著范大丫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