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陳朝的風俗規矩,這定親禮的氛圍遠比成親禮輕松地多。是以,就在李長安在正廳接受男性賓客的賀喜的時候,這場定親禮的另一位主角鐘璃也在自己的小院內接受女性賓客的賀喜。
按照血緣上的遠近親疏,應該首先來為她道喜的正是鐘家的姐妹們。然而,當鐘茂的妻子鐘薛氏走進女兒的臥房,卻發現寶貝閨女至今仍披散著一頭烏發愣愣地坐在銀鏡前。
鐘薛氏一看就急了,忙不迭地叫道“怎么還未梳洗打扮家里的姐妹們都已趕去九妹那兒了,你可別太遲了。這樣不好”
鐘瑛聽到母親的催促,即刻轉過頭來眼淚汪汪地喊了一聲“母親”
鐘薛氏見狀忙揮手令身邊的婢女們全數退下,這才上前來無奈道“塵埃落定,你怎么還念念不忘呢”
“母親”鐘瑛帶著哭腔又喊了一聲,一頭撲進了鐘薛氏的懷中。“女兒心里悶地慌”
鐘薛氏見了女兒這副委屈不甘的模樣,焦急心疼之余卻又難免有些好笑,不由拍著女兒的背心小聲嘆道“當初見你也不曾與那李長安格外親厚”
原來,去年鐘遜主動提出要與李家結親,這件事在人選未定前鐘璃是全然不知的。可鐘瑛卻因為自己的爺爺是鐘遜的嫡親愛子,早就獲知了消息。
彼時,鐘瑛的母親鐘薛氏還為此事來安慰勸解了鐘瑛幾句。只因李長安無父無母且李家傳承不過兩代,將鐘瑛嫁給李長安,本是低嫁。
鐘瑛雖說自幼嬌寵,但在家族大事上卻并不含糊。那時,她見母親話里話外隱隱有些感慨鐘遜為了結好李家不得不犧牲她的終身幸福,竟是反過來安慰自己的母親說“李二郎性情疏闊,果敢干練,將來未必不能有一番成就。”
哪知,鐘瑛都已做好了為家族犧牲的準備,李長安卻最終選了鐘璃。
得知此事,鐘薛氏初初是由衷地松了口氣。可鐘瑛卻關起門來大哭了一場,大罵李長安無禮。
從親事定下人選直至今日兩家正式辦定親禮,中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光陰。這大半年來,鐘薛氏不知安慰了鐘瑛多少回,委實是有些精神疲勞了,不由煩悶道“無論你是心悅李長安還是氣惱他看輕了你,此事也已無法轉圜。兩家議親人選究竟是誰本是秘密,今日兩家的親朋故舊都來了,難道你要自己鬧出來嗎倘若事情鬧大,吃虧丟臉的究竟是誰你想過沒有”
若是讓人知曉李長安是在鐘瑛和鐘璃之間選擇了鐘璃,吃虧丟臉的當然只是鐘瑛而已。
鐘瑛哽咽了一下,滿心不甘地叫道“阿娘,女兒就是不明白,李長安他他憑什么”
鐘薛氏嘆了一聲,無奈道“還能為什么李文宗不是早就說明白了么這是李長安自己選的。他與九妹都是無父無母又自幼相識,這對小兒女既然本就有情,做長輩的又何必刻意拆散呢”
雖說后世地球位面的各色言情劇集為了劇情的矛盾沖突激烈,總喜歡將一對有情人拆散。可事實上,即便是在正經的古代,但凡門當戶對,長輩總是會更傾向于成全一對有情人,而不是因為某些不倫不類的理由輕易換親。
畢竟,古人也是人,也會有舐犢之情。更何況,結親并非結仇,強行拆散有情人,換成自己的心肝寶貝嫁給潛力股。就不怕這潛力股將來一朝發達,磋磨自己的心肝寶貝么相反,成全一對有情人,不但自己落個美名,也能使那對有情人愈發感激長輩和家族。將來借潛力股之手行個方便,豈非易如反掌
須知,這世間最厲害的風從來不是暴風,而是枕頭風。
可鐘瑛聞言卻連連搖頭,恨聲道“母親,李長安為了算計張家籌謀三年,就連曾祖、大祖父和祖父都著了他的道。他的手段何等老辣他的膽識何等驚人這樣的一個人,真會因為那點兄妹之情就輕易定下自己的妻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