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趕早不如趕巧,顯然陳山是個有吃福的人,當他跟著何小五的貨運隊回到礦區的時候正趕上了飯點,空氣中隱約飄來的肉香勾地他心猿意馬。
然而,到了地方,陳山仍舊肅然起敬。“原來這就是礦區”
從崇安初年李長安選定在陰館成立礦區至今已是七年。七年來,這片礦區從連員工宿舍都得用土屋湊合,一步步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為了涵蓋煤炭、水泥、冶鐵、制紙、制瓷、制酒、制皂七大核心產業的大型工業園區。園區內共有員工上萬名,露天礦五處、礦洞三處,窯洞近百處、各類作坊五十余處,員工食堂三處,員工宿舍數千套。另外,與員工日常生活相配套的制衣、盥洗、醫療、學習、娛樂等設施也都一一齊備。
可以說,除了員工都是罪卒、除了沒有孩子、除了各類設施顯著缺乏科技含量,這處礦區與地球位面改革開放前的東北大工廠區也沒什么分別了。
陳山長這么大這還是第一次見規劃經營如此井井有條,場面又是如此龐大,人口又是如此眾多的大型礦區。他呆愣半天,不由喃喃道“我聽說,李家二郎跟我一般大”
如果陳山熟悉后世地球位面的網絡用語,他如今必定要發自內心地感嘆一句人與人的差距比人與狗的差距還大而現在,他只能滿懷期許地向何小五問道“小五哥,我能見到二郎嗎”
何小五一見陳山這副敬畏又期盼的迷弟表情便覺與有榮焉,當下便拍著他的肩許諾“這有何難二郎心善,最是平易近人了”
然而,李長安現在也不在礦區。
“回去了嗎我路上也沒見到他啊”何小五霎時一愣,額上的汗都冒了出來。
從陰館回太原的路一共只有李長安修的那么一條,若是路上沒遇到,難道是出了意外
張平見何小五臉都嚇白了,登時搖頭道“你別自己嚇自己,二郎沒事,他去朔州大營了。是是周有熊”
兩年過去,何小五尚且調入了貨運隊當隊長,比何小五更早加入貨運隊的張平自然更加步步高升。如今,礦區的五支貨運隊,整整五百隊員,全都要聽張平的命令。李家的貨運隊除了去金陵送貨,近的會去關中與河東,遠的還去江東與江南。今年,張平還準備再成立兩支隊伍,去幽州和益州探探路。
“周大哥他怎么了”何小五急忙揪住張平。
當年何小五刑滿釋放后再次回到礦區,念著兄弟的情意,他后來又很快回到朔州大營探望他那些還在刑期的兄弟們,并將自己的經歷坦然相告。兩年來,原本被李長安趕走的那二十三人中又有五人先后刑滿釋放,其中四人選擇了歸鄉,錢谷子則跟他一樣來到了礦區為李長安打工。
而周有熊,他因傷人被判流放十五年,刑期要到明年才滿。這幾年來周有熊雖說總也不松口,可何小五卻知道他與自己一樣無家可歸,早求了李長安等他刑滿釋放一定要給他一個機會。
“前幾日,礦區再去朔州大營招工,不知為何周有熊竟與人爭執了起來。打斗中,不慎受了傷。是錢谷子快馬趕回來報的訊,二郎已經帶著吳夫子趕去朔州大營救治了。”張平一臉同情地看著何小五。他知道,何小五對周有熊的情意向來深厚,幾乎是把他當親人一般看待。
吳沛夫子向來都是典型的儒士,秉持的信念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當年,他還只能給李野瞧瞧外傷。但在礦區幾年,他的醫術已能稱一句內外兼修。
何小五果然慌地不行,喃喃道“二郎去了幾日了我現在就過去”
張平知道留不住何小五,只拽著他道“現在天都黑了,上路不安全,你還是明日一早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