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事實證明,在與野獸搏斗求生中磨練出來的戰斗本能敵不過科學的、系統的訓練。
不等小獅子這一刀得手,料敵先機的貍奴就迅速拎起擺在桌角的酒壇給小獅子開了瓢。
兩人這幾招委實是兔起鶻落,等大伙反應過來時,小獅子已然滿頭是血地萎頓在地。
顯然,初次見面,彼此指教,結果很不愉快。
與此同時,李長安在簡單的梳洗之后,正陪著他的兩個堂兄弟喝酒夜談。
這次李夢得成婚,李雍點了李長安同去金陵做儐相,可與李長安同齡的李探微卻至今還未行冠禮。如此慘烈的對比,李夢得與李長安無論如何都是要來安撫一下他們這個三弟的。
好在,李家三兄弟向來情意真摯,李探微也向來性情淳厚,三兄弟聚在李探微的小院中喝了一頓酒,也就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酒至半酣,李夢得與李長安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同時取來一份禮物遞給李探微。
“你的冠禮,我與二郎看來是不能列席了,便先將賀禮給你罷”李夢得溫言道。
李探微抹了把臉接過一看,李夢得送了他一套淮南子注的孤本。
聽聞,這套書還是漢時高誘做注的原版,后來高誘將其贈給了恩師盧植品鑒,便留在了盧家。再后來,這套書又輾轉落在了盧氏女婿李雍的手中,被李雍在數年前贈給了李夢得。高誘的淮南子注并未失傳,這套孤本的實際價值并不高。但這套書的經歷卻代表著李家的師門傳承,顯然意義重大。
是以,李探微剛一看清李夢得送的是這套書,便急忙推辭“大哥,這書太貴重了”
李夢得不假思索地伸手摁住了李探微的手腕,斬釘截鐵地道“同胞骨肉,何分彼此我的,就是你的”
李夢得如此堅持,李探微也就不再客氣,只輕聲回道“謝大哥”
至于李長安,他送的則是一把長劍。李探微拔劍出鞘反復觀看,發現這把劍與普通的長劍相比,也不過更輕些更明亮些。拿在手中,好似握了一束冰冷的月光。
然而,這些年來李長安也不知送過多少兵器給李探微,李探微早已審美疲勞。于是,他略帶不滿地睨了他一眼,問道“又是灌鋼”
武器技術的大爆發大革新往往出現在戰爭時期,從東漢末年直至大陳惠宗年間,中原歷經了數百年的戰亂,煉鋼技藝也在這段時間內不斷革新。時至今日,百煉法已是大陳朝的煉鋼頂流。但百煉法取義千錘百煉,費工費時,向來都是頂級奢侈品。是以,誰若能擁有一把百煉鋼的武器,那就等于擁有了至少上百金的身家。
而李長安在買下礦區后翻閱史書資料,立刻就意識到那位在原本地球歷史位面發明灌鋼法的綦毋懷文眼下還沒出生,于是便當仁不讓地將灌鋼法的發明權先借來一用了。
這還是數年之前。
那時,以最基礎版的灌鋼法煉制而成的宿鐵刀就可以在對陣中將敵人的武器輕易崩斷。而這幾年間,李長安更從未停止過對礦區鐵匠摸索煉鋼技藝的關注、指導,以及資金上的大力支持,這才有了李探微手上的這把劍。
只見李長安得意地一挑眉,低聲道“灌鋼法重大突破,我將他命名為李鋼法”
是的,這李鋼法正是后世地球位面要在明清時期才逐漸成熟的蘇鋼法。具體的做法是以熟鐵為料鐵置于爐中,將生鐵板放在爐口,當爐溫升高生鐵板開始熔化時,將生鐵液均勻地淋在料鐵上,以期最大限度地完成滲碳和氧化反應,使鐵和渣分離,生產出成色更好、雜質更少的鋼材。
蘇鋼法本是因為在蘇州成型而定名,但李長安這種人念書向來追求實際而不關注細節,所以就誤以為是個姓蘇的鐵匠或者官員發明的。那么,現在改叫李鋼法也很合情合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