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李雍于三年前向朝廷獻上豆制品制法,解天下饑饉無數,早已成就不敗金身。王言拿李雍說事,王載亦是啞口無言,只得訥訥而退。
這王載與王言本是同胞兄弟,奈何王言少年時便已聲名鵲起扶搖直上。二人的父親辭世前,當著宗族的面將整個家族相托王言。哪怕女兒貴為太后,王載卻始終要低王言一頭,難免心頭郁郁。
自家兄長的這點芥蒂,王言也不是不知。奈何事關朝堂、宗族大權,王言絕然不肯為了手足之情拱手相讓,也只好看在太后的面上能忍則忍、能緩則緩。不當退的,那便一步也不可退了。
直至華燈初上,外頭的仆從終于來報,李家的馬車已經停在門外。
王言與老妻伸長脖子張望了一陣,終于等到王麗質帶著李夢得和李長安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見到王言和蕭氏,王麗質立時含淚下跪,泣聲道“爹、娘,不孝女麗質回來了”
王言眼眶發燙,還在調整心緒,他那向來冷肅的妻子蕭氏卻已忍不住一把抱住女兒,麗質長心肝短地大哭起來。
蕭氏一哭,當下整個正廳是哭聲一片。
唯一不在狀態的李長安左右一望,這堂上就連王言和李夢得都在低頭拭淚。唯二沒哭的一個是坐在王言身側白白胖胖的老者,想來應是王載。唯三沒哭的則是侍立在王載身后的一名容貌端正的中年男子,此人做書生打扮,顎下蓄著三屢長須,模樣很是文雅。
好在王言與蕭氏畢竟老于世故,夫婦倆只攬著王麗質哭了一會,也不用人勸便自行收了淚。
于是,李長安與李夢得先后上前見禮,很快就得知那名侍立在王載身后的中年男子名為王佐,乃是王載倚重的幕僚。
李夢得已與王載的孫女王靈璧定下婚約,今日匆忙相見,一對郎才女貌的璧人在家眷的圍觀下竟是鬧了個大紅臉。
而王載作為長輩,也是到了此時才振作精神,拉著李夢得的手愛婿長賢婿短的親熱了許久。
好不容易松開李夢得,他的目光就又落在了李長安的身上。
僅論容貌,李長安的確優勝李夢得甚多,竟教王載也呆了許久。半晌,他才回神嘆道“這便是李家二郎吧如此人才,怎么就配了鐘氏女呢可惜可惜啊”
這些年王氏與鐘氏在朝堂上抵牾甚多,但終究不曾徹底撕破臉。王載這么明晃晃說出這樣一番話,若是教人傳了出去,難免又惹來一樁麻煩。是以,他話音一落,堂上就是一靜。
王載說出這么一句,亦令李長安措手不及。然而,這眾目睽睽之下,任誰都能裝聾作啞,唯有他不能,只得慷慨表態“王公謬贊。長安與阿璃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我們的婚事原是長輩寬厚成全。否則,以長安這朽木之才,怕是配不上太原鐘氏。”
李長安究竟是不是朽木,這堂上除了李夢得,唯有王言最清楚。他見李長安這番話說地牙酸已是肚里暗笑,幸好宰相肚里果然能撐船,不等他那長兄再說出什么讓人難以招架的話來,他就已揚聲令道“傳膳罷”
于是,兩家人又相攜去了飯廳先后落座,這尷尬地讓人腳趾扣地的場面總算是糊弄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