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寫師18
特里古欽德美國作家我已死,唯有復仇可使我復活。
新澤西州,紐瓦克。
bau接到了紐瓦克警局的求助,來幫助他們破獲一起連環殺人案。
死者分別是一名牧師,一名女銷售員,一名男獄警,被害人身上都出現了過度殺戮的痕跡,而且他們生前都遭受過嚴刑逼供,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這無不說明嫌疑人因為沒能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東西,導致冷靜期越來越短,越來越憤怒,在達成目的之前他是絕對不會停止殺戮的。
bau小組介入后,毫不停歇地開始調查被害人之間的聯系,試圖找出他們之間的交集,以及他們和嫌疑人之間的交集。
很快,在電腦天才加西亞的全力挖掘下,她找到了被害人之間的聯系
連環殺人犯鮑里斯布萊曼。
被殺害的牧師在鮑里斯布萊曼被送上電椅前,秉承著人道主義去聆聽過他的臨終禱告;
那名女銷售員則是鮑里斯布萊曼的超級粉絲,每個月都會從紐約驅車趕到監獄來探監的那種狂熱;
獄警就是鮑里斯布萊曼被關押監獄的獄警,他平時和鮑里斯布萊曼關系還不錯,還曾拿鮑里斯布萊曼的私人物品放到網上售賣。
加西亞都不想說有很多人對這種收藏品很感興趣了。
總之,被害人們都曾和連環殺人犯鮑里斯布萊曼有過某種意義上的親密聯系,更重要的是第一起殺戮,就是在鮑里斯布萊曼被送上電椅后第三天發生的。
bau有理由推測嫌疑人同樣和鮑里斯布萊曼有某種意義上的親密關系,甚至在嫌疑人看來,他們兩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才是最獨特的,因而產生了排他性。
發生了什么事,讓嫌疑人覺得他們之間的這種最獨特親密關系被動搖了,被質疑了,甚至被背叛了。
這種背叛感,讓嫌疑人憤怒不已,所以他要消除讓他憤怒的根源。
然而,嫌疑人并不確定根源到底來自于誰,所以他才會根據和鮑里斯布萊曼有親密聯系程度高低下手,并逼問對方,以確認他的懷疑。
所以接下來他們要排查的,就是鮑里斯布萊曼的人際關系網。
崇拜者、獄友、采訪者、律師等等。
“律師”這個詞,先引起了bau小組成員們的注意。
這倒不是說律師是嫌疑人,而是按理說一個死刑犯,他能和外界產生聯系,除了靠和崇拜者這類訪客外,和他保持最多聯系的就是他的辯護律師。
律師才是最有可能知道他最多秘密的人。
那嫌疑人想要通過逼問得到什么鮑里斯布萊曼的,那鮑里斯布萊曼的律師必然在他的“拜訪”名單上。
加西亞得到命令后,立刻開足馬力調查鮑里斯布萊曼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