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想祝辭神色冰涼,竟是連一眼都沒看她,只對祝老太太道“不用了,勞煩祖母費心。今日是祖母壽宴,外頭事情多,孫兒還要出去處理,先行一步。”說完,便徑直轉身離開了屋子。
冬蓮傻了眼,僵在原地,臉上笑容差點掛不住。
從始至終,他的話語始終客客氣氣,周到有禮,全然是為了祝家考慮,挑不出半點錯處。
祝老太太不敢置信,氣怒之下,指著門口的方向,話都說不利索了,“這二爺”
平嬤嬤忙給老太太順氣,“老夫人別生氣,別生氣,仔細氣壞了身子。二爺也不是當真不聽您的話,您還不知道二爺的性子嗎二爺最是孝順的,只是如今祝家的擔子大半部分都壓在二爺身上,他沒旁的時間去想這些,這才忤了您的話。”
祝老太太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氣惱二爺不聽話,只能閉上眼睛搖了搖頭。
屋中一片寂靜,半晌,祝老太太忽然長長嘆了口氣,道“平嬤嬤”
平嬤嬤忙道“奴婢在,老夫人想說什么”
祝老太太不知想到了什么,睜開眼,看著虛空,已顯渾濁的眼睛后悔不已,“你說,如果當年我對景兒多一些仁慈,不逼他與那女人分開,是不是辭哥兒就不會,不會他原也是該像延哥兒一般長大的。”
辭哥兒。
垂垂老矣的老太太,平日里都隨旁人尊敬地喚著二爺,卻是第一次這么親昵地喚祝辭為辭哥兒。
祝辭那也是她的親孫兒啊,哪里想客客氣氣疏離地稱二爺,將距離拉得那樣遠。
可從前的那些事情已成定局,縱然再萬般后悔,也改變不了了。
平嬤嬤看著祝老太太茫然與痛悔的神情,心中不忍,眼眶也紅了,“老夫人,事情既然已經過去,就別想著了,今日是您的壽宴,可要開開心心的,外頭來了許多探望您的人呢。”
過了許久,祝老太太終于回神,慢慢點點頭,朝窗外看去,“時辰差不多了,我們也出去吧。”
祝家是永州第一大家,祝老太太的壽宴自然來賓眾多。曾與祝家并稱三大世家,如今依舊在永州頗負盛名的邵家與賀家,也都派人前來賀壽。
宴席在祝府露天的偌大庭院中舉辦,十分熱鬧,約莫有百十來人。丫鬟小廝迎來送去,端茶送水,因需要的人手多,浣衣院子的丫鬟也被調過來幫忙。
柔蘭秉手站在旁邊,瞧著院子里的景象。
她的事情已經做完,現下只需要候在旁邊,可以休息片刻。
院子里熱熱鬧鬧,柔蘭也是到了今日,才真正見到了所有的祝家人。
祝老太太坐在主位,而舉著杯盞站在祝老太太身邊的那位,便是那個一直未曾出現過的二老爺祝衫。
二老爺祝衫已有一定年紀,與祝老太太有幾分相似,氣質硬朗,依稀能看出年輕時的英氣。他正帶著從容的笑容,在賓客中周旋寒暄。
而徐氏二夫人膝下除了祝延,原來還有一個女兒,叫祝桃,同她差不多年紀。此時正坐在席位上不語,臉色有些白,看起來身體孱弱。
三老爺祝麟則帶著夫人林氏,與年紀約莫八九歲的兒子祝成曦坐在另一桌。
柔蘭朝那邊看過去的時候,恰好看到了松蘿,松蘿遙遙朝她眨了眨眼睛,神情俏皮。柔蘭一怔,輕輕笑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