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色還黑,什么都看不到,所以楊靖干脆熄了火,從背包中掏出了一些食品開始吃了起來,一頓飯吃飽之后,天色也已經開始蒙蒙亮了。
從楊靖駕船駛出來的這個峽灣向東走沒多遠,也就是黃河下游方向,就是著名的黃河三峽景區,不過楊靖沒有心思去逛那個景區,而且從地圖上來看,那里似乎也不是能夠一眼看到黛眉十六峰的地方。
天色越來越亮,過了六點半,天色已經完全亮了,只不過太陽還沒有出來而已。
這時候,楊靖能夠清楚的看到湖面上有幾艘漁船正在捕魚,這是生活在水庫附近的漁民。小浪底水庫并不禁止漁民捕魚,只要你別用絕戶網捕魚,別電魚和炸魚,那么基本上沒人管你。
畢竟小浪底水庫太大了,周圍也生活著不少農民。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些生活在庫區附近的農民在這里打漁,也算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當地政府并不禁止。
楊靖發動了船,正準備四處轉轉,看看到底哪個位置能夠和絲絹里的那十六座山峰重合起來呢,湖面上忽然升起了一片薄霧。
霧雖然不很大,可恰好能夠阻止楊靖向遠處眺望。
沒辦法,庫區就是這個樣子的,空氣冷而水溫高,冬季的清晨最容易起霧了。
無奈之下,楊靖只得開著快艇慢慢的游蕩,開著開著,就靠近了一艘正在捕魚的漁船。
這是一艘“純手動”的木質漁船,也就是靠著搖擼才能開動的那種老式漁船。船上有一老一小,老人大約快六十歲了,小的也就是有十二三歲的年齡,看樣子應該是祖孫倆。
這爺兒倆似乎是剛剛起了一網魚,正在拾掇魚呢。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楊靖就大聲的打招呼道:“老師傅,網到什么好魚了沒有?”
爺兒倆正在忙著撿魚,并沒有注意到楊靖的快艇靠近,聽到楊靖這么一招呼,兩個人都抬起了頭。
老頭笑著大聲說道:“今天運氣不錯,已經網上來三條鯉拐子嘍,而且個頭都不小,最小的一條也有五斤多,最大的那條估摸著有十斤!”
楊靖一聽也有點驚訝了,這老頭嘴里說的鯉拐子,就是鯉魚的一種別稱,而在鯉魚之中,最著名的就莫過于黃河鯉魚了,這里本來就是黃河,那么從這里網上來的鯉魚豈不就是傳說中的黃河鯉魚?
雖說全國各地都產鯉魚,但唯獨黃河鯉魚卻是公認的鯉魚中的極品,魯菜中最著名的一道菜“糖醋鯉魚”,其主原料就是用黃河鯉魚做的。而黃河鯉魚更是貴為華夏四大名魚之首。
黃河干流中的鯉魚分為寧鯉魚、陜鯉魚、晉鯉魚、豫鯉魚以及魯鯉魚,號稱黃河干流的“五大名鯉”。而小浪底地處晉豫交界處的孟津,所產的黃河鯉更是聞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