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開始一連串的勝利讓小洛佩斯忽略了現代戰爭對于后勤的要求,雖然巴拉圭的軍事力量在南美幾乎沒有敵手,但巴拉圭的戰略縱深太小了,最關鍵的是這個國家的人口也太少了。戰爭初期的勝利,并不代表著巴拉圭就能打贏這場戰爭。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進,一開始在戰場上節節勝利的巴拉圭軍隊漸漸品嘗到了后勤不給力的苦頭,然后戰爭開始從巴拉圭軍隊先期的勝利,到轉入戰略防御,最終在1970年,這場延續了七年、四方參加兵力超過五十萬的戰爭,以巴拉圭戰死三十萬人、巴西戰死十萬人、阿根廷戰死三萬人,三國聯軍攻占了亞松森而結束。
這場戰爭把老洛佩斯總統之前的努力全都化作水漂,小洛佩斯雖然依然堅持打游擊,但巴拉圭的徹底失敗已經無法避免了。而在巴拉圭失敗的同時,這個國家還失去了15.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以及出海口。
一場戰爭,徹底改變了巴拉圭的未來!
如果小洛佩斯沒有那么大的野心,那么以當時巴拉圭的情況,巴拉圭現在或許會是整個南美洲最發達和最富有的國家,但就是因為一個獨.裁者的野心,導致了一個國家在以后一百五十年內始終無法抬頭,成為了南美洲最為貧窮的兩個國家之一。
而且因為失去了出海口,這個國家被徹底困死在了南美洲內陸的熱帶雨林中。這里的居民甚至把河灘改建成了沙灘,這不是一種悲哀又是什么?
華夏有句老俗話說得好——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其實巴拉圭一百五十年前發生的那場本不該發生的戰爭,就是“好戰必亡”的一個真實寫照。
此時,站在亞松森這座南美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中,了解這一段歷史的楊靖也是無可奈何。
那場戰爭讓這座美麗的城市徹底蒙羞,也讓這個國家徹底斷送了發展的潛力,更成為了這個國家貧窮的根源。這一切雖然和楊靖無關,但既然來到這里了,看到這座城市了,熟知那一段歷史的楊靖心中也難免感到唏噓。
不過,楊靖他們不會在這座城市停留,畢竟他們來這里的目的并不是這座城市,而是另外那座名叫伊塔的小城。
隸屬于巴拉圭中央省管轄的小城伊塔距離亞松森的直線距離只有三十五公里。這座城市別看不大,但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僅僅只比亞松森晚了兩年。
這座興建于1539年的小城,現在擁有八萬多的人口,而六十多年前,從阿根廷查斯科穆斯再次逃亡到巴拉圭的馬丁.鮑曼,就是在這里隱居了四年之后最終死于胃癌,并且那家伙最終還是葬在了伊塔的一處墓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