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人家就清理過一遍河道了,這要是還搞不到大量的籽玉,那簡直就是沒天理了。
劉振濤問道:“小靖,那你知道當年你師父投入了多少錢嗎?”
“嗯,我想想啊。好像當年我師父到了烏市之后就給當地政府捐了兩千萬美元,然后在路上到了阿拉爾之后,又給阿拉爾的農墾部隊捐了一千萬美元。最終抵達和田時,不算從一些玉雕廠倉庫中收購和田玉的錢,僅僅是給和田政府就投入了五千萬美元的資金。如果算上在和田收購和田玉的資金,他那趟疆省之行估計直接扔進去了差不多將近一億美元的資金。”
這個數字讓劉振濤也不由的吐了一下舌頭。一億美元,即便是放在現在,那也是一筆巨款了,更別說在三十年前華夏外匯極其緊張的時候,一億美元更是了不得的投入了。
如果要是這么想一想的話,楊靖那個師父能夠獲得這么多和田玉也就不足為奇了。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和田玉的價格還是極低的。玩玉的圈子里不是流傳著一個傳說嗎?說當年有一個婦女跟著家人去和田那邊游玩,結果在和田遇到一個賣“鵝卵石”的小孩。當時那小孩給了那個婦女一袋子“鵝卵石”,說是從玉龍喀什河中找到的石頭,給五十塊錢就行。
雖然當時五十塊錢也是一筆不小的錢了,可那位婦女看那孩子可憐,再加上這些“鵝卵石”確實也挺漂亮,于是就咬了咬牙用五十塊錢買下了那袋子“鵝卵石”。那袋子“鵝卵石”差不多有五六公斤重,待到那位婦女回家之后,覺得這些石頭沒地方放,于是就把這些石頭扔進了魚缸中。
結果不知不覺二十多年過去了,等到和田玉大火的時候,那位婦女老公的一個朋友去那位婦女家作客,無意中從那個魚缸中發現了鋪在魚缸缸底的那些“鵝卵石”,當時眼珠子就差點瞪了出來。
原來那些“小石頭”竟然是真正的和田羊脂籽玉,收藏級別即便達不到最頂級的3A收藏級,也絕對能夠達到2A收藏級了,那可是一克接近兩萬塊的頂級玉石啊!
然后那位婦女把那些二十多年前花五十塊錢買下來的“小石頭”全都清理出來,找了個專家給看了看,結果人家專家說,就這些羊脂籽玉,總價值接近一個億......
好心有好報,果然是如此。
那位婦女當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花了五十塊錢買了二十多年后價值一個億的和田玉,而楊靖的那位師父當時要是花一億美元的話,那還不得把整個和田的籽玉全都給買空了啊。
所以,要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楊靖的那位師父也算不上什么撿漏了......
不過,楊靖的那位師父能夠獲得一座玉礦七十年的開采權,那可就不得了了。現在那座礦還有四十年的開采期,那得出多少山料啊!
哪怕是山料,可這也是正兒八百的和田玉山料,里面解出好玉的概率可是極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