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舉杯,遙敬對方。
上方的裴大儒看著一左一右,兩個優秀俊逸的年輕人,臉上不自覺帶著笑。
視線和季言安身旁的李堇對上,李堇從容地躬身行禮。
裴大儒滿意地笑著點頭還了一禮。
這下,不止上方四位先生,就連下方的舉人們都把視線投到李堇身上。
這季言安的娘子,認識裴大儒竟能得大儒另眼相看
不是聽說,季言安家世尋常,娘子也不過是山村出身
這一身的從容淡定,怕是大家千金才如此。
舉子們很快就來齊了。
裴大儒舉杯自左至右,遙敬了諸位舉子一杯。
“老夫十五中狀元,十六出了京,用了五年,游覽了我南離大好河山,觀閱了無數遺址古碑,走遍了每一座書院,翻閱了無數藏書。
二十歲那年,老夫出了南離,進了西巽,去了東乾、北艮。
二十五歲那年,老夫回了南離。娶了嬌妻。”
說到這,裴大儒轉頭看了一眼裴夫人。
裴夫人扶額羞憤。
老爺每次文會都要加這一句,她怎么抗議都沒用。
全天下都知道裴大儒愛重夫人,傳言源頭就是裴大儒本人。
四位先生搖頭無奈失笑,他們的夫人卻滿眼羨慕。
底下年輕的舉子和他們的娘子們,第一次見到這種長輩秀恩愛的場景,對方還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一時間,有些不知該怎么反應。
但是,女眷們,無一例外,都是看向裴夫人,滿眼艷羨。
李堇也不例外。
“元后娘娘賜了老夫這落霞山,這落霞山落霞居都是娘娘親筆所書。
雖然娘娘帶著面紗,老夫未能見得真顏,但能一觀娘娘的書法,已足以老夫吹噓二十余載。”
“哇”底下舉子們交頭竊耳地交談起來,對元后娘娘,他們印象太淺。
畢竟,她已經仙逝十五年了。
裴大儒談及元后娘娘,滿眼崇拜和佩服。
沒在這個話題上講太深,裴大儒繼續道
“老夫建了這書樓,每年都舉辦落霞文會,廣邀天下優秀舉子來研讀,只愿諸君,勤學苦讀,報效家國。”
“謝裴大儒。”
廳中上下,都滿飲了一杯。
“閑話也不多說,諸君知道,今日是文會,既是文會,就少不得作詩。今日,時節已入冬,我便以冬為題,都好好寫,寫得好,能得四位先生同賀,老夫給你們個大獎。”
裴大儒賣著關子,下方,也有大膽的舉子問了起來。
“敢問先生,是什么獎勵”
“這十余日,你們去的那書樓,叫書山樓。而如今你們在的這樓,叫學海樓。這學海樓,共九層。
書山樓是老夫搜集各國歷年科舉試題、優秀答卷、一甲妙文、天下珍品書籍,收于其中。”
眾人點頭,所以說,這書樓令所有舉子流連忘返。
“敢問先生,這學海樓呢”
裴大儒不答,反倒問了一句“你們可知道,元后娘娘的來歷”
知道大家都不知道,裴大儒沒有等回答。
“元后娘娘和冠軍侯還有”
裴大儒說到這里頓了頓,視線不由自主地投落在季言安身上,又極快的收回。
“云后娘娘和冠軍侯都是由一位夫人養大,這位夫人是他們的母親。”
裴大儒這話,一下子令眾人沒反應過來。
又是母親又是養大。
一句話在腦子里繞了個彎,大家才明白,應該指的是元后娘娘和冠軍侯是被他們的娘收養的。
原來冠軍侯和元后娘娘竟然不是親兄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