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宛寧見男子還沒蘇醒,索性直接離開了房間。
她看著自己挖回來的火靈芝,蹙眉想了想還是決意到鎮上一趟。
剩下的草藥要等晾曬完,自己再進行處理,處理過后的草藥再拿出去賣更值錢,現在就暫時放在家里吧。
楚宛寧背著筐子出了小破屋,臨走前還特意上了鎖。
雖說她這個地方平日沒人敢來,可萬一呢
更何況楚宛寧還沒收到患者的診金,說什么也不能讓人跑了。
村子離鎮上挺遠的,單單靠雙腿走路,起碼要走兩個時辰,來回都要四個時辰了,所以一些村民很多時候都是天還沒開始亮就出發,直到天色黑了才回到村子。
除了走路,村口還停著一輛牛車。
牛車是村子的共同財產,平日里供搶收田地用的。
只不過一年才收割兩回,牛車也就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其余時間都閑暇了。
有些腿腳不便的村民最不喜歡出門了,因為很有可能白天出去,得走到大半夜才能回到村子。
于是有人便向村長反映了這個問題。
村長斟酌了一下,便決定把牛車放在村口的位置。
還配送了一個駕車的王叔,每天負責拉村民到鎮上去,等大家買完東西再統一把人拉回來。
一天一回,一次每人交兩個銅板。
有了牛車,大家到鎮上只需要一個時辰,相對便利了許多。
只是村里還是有一部分條件一般的人家,連每次的兩個銅板都舍不得花,寧愿拿兩個銅板買個肉包子吃進肚子里。
對于這一部分人,村長也沒有說什么。
反正這些都是自愿的。
并不強求。
楚宛寧到了村口,發現牛車上已經坐了十幾個人,還剩下最后一個位置。
看見楚宛寧的身影,坐在邊上的幾個婦人突然動了動身子,把最后一個位置都給擠沒了。
駕車的王叔坐在牛車上抽旱煙,也沒發現她們的小動作。
楚宛寧不動聲色地收回自己的視線,“王叔,這是我的兩個銅板。”
她摸了摸自己癟癟的荷包,輕輕嘆了一口氣。
這是原主最后的兩個銅板了。
想到這里,楚宛寧勾了勾唇,她是不是應該感謝一下原主,還給她留了最后兩個銅板否則這牛車還坐不上了。
王叔收了錢,隨手一指,“行了,還有最后一個位置,坐上咱們就出發了。”
楚宛寧點點頭。
她走到最后,客氣地道“嬸子,麻煩讓讓。”
那嬸子姓楊,是村里的寡婦,性格很差嘴又碎,在村里的風評一貫不好。只見她眼睛一挑,態度有些不好,“讓什么讓這里沒位置了。”
楚宛寧面色不變,和氣地說道“嬸子,你仔細看,你坐的是兩個人的位置。”
旁邊的人紛紛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