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著妙手丹經練習,片刻后鄭秋碰到了困難之處。
按書籍所,想要將雙手當作煉丹爐。
必須在扣動手印的同時,利用氣勁封住手指與手掌之間的空隙,增大手印中心的壓力。
同時要利用氣勁,向中心位置連番轟擊,將藥材擠壓相融,并依靠氣勁轟擊的力量緩慢提高溫度。
這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壓力二字。
只有強大的壓力才能將藥材擠壓相融到一起,煉制成丹丸。
然而鄭秋無論如何都做不到這一點,他體內的白色氣勁與正常修煉者不同。
釋放出體外后沒有任何力量,無法形成氣浪或沖擊波,甚至連紙張都無法沖破。
但氣勁在體內時,依然像正常氣勁那樣,有增強肉身力量和速度,施展某些法術,啟動符咒符紙的功效。
偏偏這妙手丹經,需要把氣勁釋放到手掌之外增加壓力,形成一個氣勁構成的封閉空間。
鄭秋撓頭犯愁,自己的氣勁沒有力道,無法施加壓力。
那這種隨身攜帶的煉丹之術,豈不是沒法學了嗎
拿起皮制書籍反反復復,最后鄭秋把目光集中到“相融”二字上。
用氣勁增加壓力的步驟,到頭來還是為了把藥材擠壓到一起,使藥性相融。
自己不是會一種法術,讓不同的事物相互融合嗎
沒錯,就是卿月教鄭秋的溶形法術,需要念動特殊的口訣,還需要讓體內的地之力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去震動。
鄭秋手頭的萬靈回春草種子,就是利用溶形法術,將近百種藥草種子相融所煉制出來的。
如果自己用溶形法術,代替剛才無法做到的煉丹步驟,那不就能成功煉制出丹丸了嘛。
想到這里,鄭秋心中大喜,急忙回憶溶形法術的口訣。
這個口訣不是人言,是他鸚鵡學舌從卿月那兒學會的,也不知道是蛟語還是龍語。
回憶片刻,鄭秋將口訣從頭至尾默念了一遍,確認無誤后開始嘗試煉丹。
他取出種子,用氣勁催熟長成一株止血草和一株固氣草,煉制一顆止血固氣丹丸。
先用折花指將兩株藥草磨成碎片,然后施展妙手丹經中的手印,把碎片納于雙手之間混合。
接下去就是用氣勁增加壓力,迫使藥材相融的步驟,鄭秋選擇使用溶形法術代替。
他驅使“木靈”的地之力覆蓋全身,將身體不同位置的地之力震動,同時念動嘰里呱啦聽不懂的口訣。
溶形法術很快起效,藥草的碎片漸漸模糊,形成朦朧的光團。
接著這些光團聚集到一起,融合成一整個大光團。
隨著溶形法術漸漸止息,光團也漸漸暗淡,呈現出一個草綠色的球體。
妙手丹經上,這是通過手煉形成的丹胚,其中藥性尚未穩定,還無法稱為丹丸。
接下去要用手指在丹胚表面勾畫陣法,并注入氣勁利用陣法的力量穩定藥性。
最后還要在丹胚排除水分凝結變硬前,抹掉剛才勾畫的陣法,防止陣法對最后結出的丹丸造成影響。
鄭秋依樣畫葫蘆,把這些步驟都做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