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那顆草綠色的球體漸漸變硬,同時顏色也變深變黃,最后成為一顆黃褐色的丹丸,有桃核那么大。
鄭秋拿起丹丸翻看,還握在手心顛吝。
這顆丹丸比預想中要大,顏色也不好看,有點像煉丹師做出的劣質品種。
翻看妙手丹經查閱,在書籍最后一頁上,寫明了徒手煉丹之法的缺點。
這種徒手煉丹方法,煉制出的丹丸體積都比較大,藥材的相融程度也比較低。
與正常的煉丹爐制作相比,丹丸的藥效會下降一半以上,有些高品質的丹丸甚至只能煉出一個粗胚。
在著書之人看來,這種徒手煉丹的方法就是用來應急的,想要煉制好的丹丸,還是得乖乖使用煉丹爐。
對書中這些內容,鄭秋很不以為然。
他剛才并未使用氣勁增壓的方法融合藥材,而是用溶形法術讓藥材相融。
對于這個法術,他有充足的信心,肯定能將藥材的藥性融合得完美無缺。
卿月就是個大寶庫,它會的那些古怪法術,每一個都是神奇無比的好東西。
溶形法術也不例外,煉制出來的萬靈回春草就是下無雙的奇藥。
看著手中的丹丸,鄭秋決定多煉制幾顆,然后拿去豐收鎮上找人試試。
看看自己的丹丸,能將藥材的效果發揮出幾分。
日落日升,經過一個夜晚,鄭秋搗鼓出了三十顆止血固氣丹。
每一顆都和桃核一樣大,顏色同樣是黃褐色,算不上好看。
他推門走出房間,喝了杯傭人婆婆遞上來的茶水,出門去豐收鎮上轉悠。
豐收鎮的街頭巷尾,有一些供人看病的醫館,醫館規模都不大,大多是給普通人看頭疼腦熱之類的病癥。
給修煉者看病的醫館很難找,鄭秋轉了好久,踩在一條布滿裁縫店的街道上找到一家。
走進醫館,里面有七八名修煉者正在看病,他們身著相同款式的衣服,打扮也差不多。
他們的傷勢有輕有重,輕的只是衣服破損,胳膊上帶有血跡。
重的大半衣服已被血跡染紅,躺在病床上無法動彈。
醫館僅有的兩名大夫,正跑進跑出忙活,用棉花和綢布包扎這些病饒傷口。
趁著包扎的時候,鄭秋悄然靠近,探頭觀察這些饒傷口情況。
傷口皮肉微微翻卷,口子比較大。
看來對手所用的兵器,是一類厚刃的利器,而且有些偏鈍。
鄭秋估計對手用的是斧頭,或者厚重的寬面大刀。
同時,他發現兩名大夫只用棉花和綢布包扎,并未往傷口涂抹膏藥,也沒有給傷者們服用丹丸或湯劑。
于是他向兩名大夫詢問,為何不給傷者用藥。
一連問了三遍,其中那個年紀輕一些的大夫,才不耐煩地道“你這子來我們醫館干嘛,看病嗎
不看病的話趕緊滾蛋,別妨礙我們治傷”
鄭秋聽得莫名其妙,這醫館的大夫脾氣似乎很暴躁啊,動不動就讓人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