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頂上,軍吏凝聲:“果真有匪教護法兵丁盤旋此地,休要遲疑,先試試賊軍斤兩!”
“得令!”
兩名伍長各率四名玄甲天兵從兩翼殺出,迎面而來的白衣神兵也不退避,提盾捉刀上前廝殺。
“看這刀盾章法,是黑山軍底子。”
軍吏說著目光四處打量,懷疑另有伏兵,許多玄甲天兵外借誅邪時,稍有大意就會落入陷阱,被白蓮、聞香二匪教俘獲,以邪法練成神志不明的護法兵丁。
他乃更章吏中最低級的不更,生前是一位道士,還是白蓮教的道士,自然清楚白蓮教的手段。
身為白蓮教的道士,死后成為玄甲天兵序列中的軍吏……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白蓮教就是太玄天一脈,與玄甲天兵一樣修的都是黑帝印。
黑帝真經是歷朝歷代公認的正經之一,位列本朝道家十七正經之一,你不能平白無故就指認、栽贓一個修出黑帝印的人是白蓮逆匪。
雙方都是老對手了,誰都沒占到便宜。
一方擔心久戰必失陷入伏擊包圍,另一方意在偵查無意死戰。
雙方有默契從戰斗中脫離,白衣神兵從容退去后,玄甲天兵也有序撤回淮陰神廟。
神廟內,軍吏詳細陳述戰報,提醒:“山下土門村中有匪教賊首入住,大約是本縣香主,還請二位謹慎提防。”
待十二名玄甲天兵及軍吏歸入草人后,趙良臣、李清遠二人取出龍門香引燃,以此犒勞剛才出戰的玄甲天兵。
“師兄,逆匪香主逗留土門村中,近來又有鬼神往來,可見其交往密切,圖謀之大。”
李清遠神色憂慮:“弟以為,明日當從金闕宮中請一位鬼神前來坐鎮,并申報上司,再親往常勝將軍廟拜謁順平侯,以借取更多玄甲天兵。”
金闕宮請來的鬼神,必然是生前修出玉皇真文的玉皇一脈道士;死后靈魂因玉皇真文拉扯進入大玉皇天,不得不沉睡避難的鬼神。
若是請來金闕宮的鬼神,對方必然會承受這樁人情,自會予以回報;大玉皇天也能享用此處數年、十余年的香火,那多少也會有所表示。
趙良臣雙手負在背后來回踱步,也是猶豫不定:“師弟,此處隔斷西邊香火,金闕宮多少有些功勞。如今此處香火鼎盛朝野聞名,已有曲沃代翼之實。金闕宮上下哪能不眼饞,只是不好開口,怕道錄司猜忌。”
“今后你我在此共事少則三年,多則五年。迎奉玉皇道鬼神雖有一時人情便利,人情終有耗盡之日,哪里又及的上我龍門一脈祖師先天親善?”
“是,師兄所說道理師弟明白,就是擔心我龍門道鬼神還未就位,你我就已兵解,成了末等下吏。”
李清遠說著面色愁苦,自己十四歲入道,十七歲觀想凝聚出赤帝印,二十一歲通過道錄司考核得授道籍。之后二十四歲時初授印,二十七歲時升授印,如果這時身死兵解,勢必隸屬赤甲天兵,成為伍長、什長。
三十歲時初授更章吏印文,是和廟中那位天兵軍吏同一級的不更……即死后隸籍大朱天時有不服常規兵役的特殊待遇。
三十三歲時加授更章吏印文,成了左更;后面還有升授中更、加升右更,以及最后的晉升更章令。
他現在三十五歲,不出意外三年一轉的理想情況下,他四十二歲才能晉升更章令。
這時候兵解,才有安排做一方鬼神的資格!
更章令三年期滿后,還有執章吏初授、加授、升授、加升、晉升五級最快十五年。
也就是他近六十歲時,才能晉升到執章令,死后會第一時間擇地成為一方鬼神。
唯有執章令期滿,死后才能擺脫役職,獲封大朱天真人位號,得享清閑自在。
勤勉、兢兢業業做事,順利升轉,再活的久一些,就成了每個龍門派道士的共同追求。
他們比天師道所屬的三清、玉皇一脈幸運太多,不需要為歷代祖師還債;更不像大鈞天、大玄天兩脈道士那樣備受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