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觀舊事,張地主以每年一百兩的固定年俸為代價,與金闕宮、一眾道士達成合作。
道士旱澇保收不參與道觀運營分紅,如何分紅是張地主這邊的事情。
遇敵,則聯手相抗。
效仿蓮花觀舊事,意味著放棄靈巖寺分紅,這是很大的一筆收入。
為迅速搶奪靈巖寺,只能舍棄長遠利益。
午后趙良臣下山回到淮陰廟里,廟前已站滿了村中體面人家,或者是聽說廟里梨樹開花的過往旅人。
五郎索性封閉前廳大門,見趙良臣回來,五郎才開啟大門,眾人隨趙良臣入廟,人頭攢動贊嘆不已。
村里周七正陪著四姐采買明日用的上的物資,成大郎、成二郎各推獨輪小車跟著。
周七還特意把趙燕娥喊來幫忙,就看著趙燕娥、周舒娥兩個砍價。
一斤紅棗八文錢,怎么也要砍一刀,砍到兩斤紅棗十五文錢,還不忘抓一把嘗嘗味道。
周七一身灰黑道袍,肩上褡褳里塞著足有十斤重的銅錢,就跟在后面掏錢算賬。
大表姐算起來是商戶人家的女兒,跟村里各家鋪子本就相熟,砍價、占便宜的手段嫻熟,東拉西扯談價錢,又是敘舊又是說著鄰里閑話,嘰嘰喳喳把要買的東西買了。
趙燕娥就拘束的很,總有一種倉促、趕不上節拍,不知如何說話、插不上話的感覺。
干果鋪子里,周七見一斤柿餅要賣二十文錢,與榛子一樣貴。比柿餅貴的來回也就那么幾種,松子一斤三十五文,杏仁二十四文,葡萄干一斤三十二文,桂圓一斤五十五文錢。
柿霜渲染一層的柿餅引他矚目,明明只是自己前世吃膩的一種東西,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吸引力?
柿餅實在太貴,也不是買不起,而是目前不適合吃這種奢侈品。
強忍著將來自身體的這股念想壓下去,索性閉上眼睛,連其他干果也不去看。
在村里東挑西揀貨比三家后,才買齊明日需要的東西。
回到家里時,周二郎已經從山上下來,正燒煮兩鍋沸水。
六只雞、六只鴨立刻就被宰殺,沸水里滾了滾,趙燕娥雙手凌厲,給捋的干干凈凈。
成家兄弟則在廚房里剁買來的八斤羊肉,牛肉不經常有,豬肉又貴,羊肉、狗肉反倒是常見的。
兩對羊排骨也冷水下鍋預備著熬煮骨頭湯,周舒娥則從地窖里取出蘿卜清洗。
周三郎干不來細致的活兒,跑來跑去遞送東西,或從后院抱柴過來。
周二郎則與周七一同對賬,他撥打算盤噼啪作響,指著單子上豆腐:“兩板豆腐應是足用了,為何要買三板?”
周七不假思索:“一板豆腐賣三十文,三板豆腐八十文,四姐覺得現在天氣冷,豆腐又放不壞,多買一板不算壞事。萬一有需要,也能快炒幾個小菜應急。”
一板豆腐會分成八連來散賣,一連豆腐也能切成八塊零賣解饞。
聽是周舒娥的主意,周二郎也沒話說,在算盤上撥打珠子,又指著一處:“好端端的買什么蓮子?一斤帶殼蓮子十五文錢,這明明可以省略的。”
“哥,買蓮子是用來熬煮八寶粥的,這粥滋補元氣,味道也好,最是爽口。咱置辦的豐盛一些,他們把粥喝的過癮心里也高興,不知覺中肉就能少吃一些。”
聽了這回答,周二郎撥打算盤面無表情,又指著一處:“那這三十斤柳木細炭是什么說法?”
“是燒烤用的,還能涮羊肉吃,邢八郎這撥人都是大肚子軍漢,咱怎么上菜都不如他們吃的快。還不如生兩個火盆燒上木炭,制備一些肉、菜讓他們自己烤著吃。他們是軍漢,風餐露宿的也熟悉這種吃法。”
周七說著露笑:“現在菜價還算便宜,刷一層油吃到肚子里最撐肚皮。我又準備了醬料,保準讓他們吃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