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具不需要多高的鍛造技藝,只要材料結實就好。
鍛造好的農具、新式農具平白分給信眾,信眾自會傾心依附,牢不可分。
以糧食養人工,以人工挖煤、挖礦、冶煉鍛造生產軍械、工具,再用工具從百姓手里換取銅器、糧食,在以糧食養人工,以銅器鑄炮。
糧食永遠不嫌多,整個冬季周七一直就在收購糧食,越收糧食越貴,糧食貴的超出太多城市雇工家庭的承受底線,雇工家庭淪落為饑民、災民,不得不返鄉,又加入各村社的勞動隊換取口糧,為混元教出力。
糧價飛漲已超過許多人的認知,他們從生下來時就沒經歷過一石麥一兩二錢銀子的高價;只有那些六七十歲的老人才有相關的記憶,嘉靖末期糧價一度突破一石麥子一兩銀的市價。
糧價上漲,周七大規模收購糧食,拉高市價市面流通不足是一個原因,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朝廷也在大面積收購糧食,這才是全面拉升糧價的原因。朝廷沒收走多少糧食,架不住商人集中哄抬糧價。
現在,第三個糧價上漲的原因出現了。
山東春耕之際,兗州府、東平府至今沒下過一場雨,田野干涸,去歲種下的冬麥大面積枯死。
見冬麥絕收,這兩府的佃戶大面積逃亡淪落為流民,山東治安迅速敗壞,糧價上漲的又迅猛,不乏饑民搶糧、攔路抄掠為生的人。
這條信息讓周七反應過來,徐鴻儒造反在即。
山東受災若朝廷救災不及時,那災民極有可能跟著徐鴻儒一條路走到黑。
可現在的朝廷,哪里有閑錢救災?
別的不說,三十萬邊軍從賬面報銷,你撫恤給還是不給?
以編練新軍的方式重新補充三十萬邊軍缺額,這招募費用、裝備器械費用又有多少?
朝廷根本無力救濟,哪怕山東的官員跑到北京去哭訴,一頭撞死在承天門前,這山東的稅依舊不能免。
你山東受災不交稅,其他地方是不是也要有樣學樣跟著不交稅?
所以,徐鴻儒今年保準造反,具體是多少,就不好猜。
按現在糧價走向來說,最好的時間就是四月,在山東其他府夏糧上市前,在南方夏糧北運之前,這最難受的青黃不接時天天有饑民餓死,這正是徐鴻儒鼓動信眾造反的大好機會。
可就徐鴻儒這幫人的江湖草莽作法……很有可能效仿歷史典故,約定什么八月十五之類的特殊節日。
也對,八月十五這類節日時正是信眾、百姓大規模聚集舉辦秋收慶典的時間。百姓自然而然的聚集起來,突然發難,能打官府一個措手不及,興許能來個全面開花。
周七思索著這事兒,白秀才的烏鴉力士落在他身邊黃四郎肩上。
翻看短信,周七微微挑眉,面上微笑消失,這批火炮沒弄到也就罷了,現在到了手里就沒讓出去的說法。
不讓出去,就會和朝廷全面攤牌,造反就在眼前。
這沒什么好思索猶豫的,只是這么大壓力不能由自己獨力扛。
當即從匣中抽出一條寫好的短信,內容很短就兩個字‘允行’,短信折疊裝入烏鴉力士腳上信筒,黃四郎手里握一把麥粒喂食烏鴉,烏鴉力士吃完這一把麥子才飛走。
周七微微沉眉,從黃四郎隨身攜帶的藤箱里取出筆墨,書寫一道短信,遣烏鴉力士送往威州鎮。
養了范長生大半年,也該到他出來效力的時候了。
至于忠誠?
現在的范長生很忠誠,沒人懷疑他的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