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的天剛露白。
游擊支隊東拼西湊了一個中隊三十四人,準備跟隨學員隊伍一起出發增援九營
游擊隊編制同樣稱中隊小隊,跟鬼子編制完全不一樣,一個小隊對應一個班,三個小隊組成一個中隊其實就是一個排。
中隊長有支駁殼槍,每個班老套筒兩條,再加上隊伍中的獨打一好幾支,其他大刀片子、長矛不對大刀好像都不夠,好幾個人提著鍘刀,腰里掛著彎頭柴刀民兵無疑
馬良黑著臉,看著游擊支隊為自己安排的那些“援兵”。
自己手下一個班就能輕易將他們打個落花流水。
學員隊伍更是各部的寶貝,讓這些經驗豐富的基層指揮員當戰士參加增援戰斗,要是出了事,別說九營承擔不了那個責任
就連陸團長的帽子能不能戴得穩都難說
“馬連長,趕緊走啊”秦隊長跟宋支隊長道別完畢,直接拉了一把發呆的馬良。
馬良沒動,看著村口的宋支隊長“我說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哎,我能給你們湊這么多人,已經盡了全力”宋支隊一臉無奈,苦笑道“等我將山里老百姓轉移完,跟著就帶人過來”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讓他們轉移老百姓”馬良其實要表達的意思是民兵們還是留下轉移老百姓可能更好。
宋支隊長聽到耳里卻不一樣,他認為馬良是在說讓游擊隊員轉移老百姓不如去增援,立即打斷了馬良的話“你放心,我宋某人說話算話只要老百姓大部分轉移完,我就立即帶人增援,這總成了吧”
秦隊長原本是連長,在學員隊伍中被選為隊長,跟著勸“馬連長,友軍投降后,支隊防區變成前線,他們也確實需要人手”
馬良一頭黑線,這時候能說自己看不起民兵不由得苦笑道“我是說,我們這點人過去,還不夠鬼子塞牙縫”
“話不能這么說,在山里打游擊戰,鬼子他人再多也沒用”秦隊長搖著頭說到這里,停了一下“我知道你想等上級安排的大部隊過來,但是咱們先一步出發,至少能給你們九營掃清向北撤退的道路。”
馬良不再言語,如果不出意外,師里今天就能收到自己寫的那份情況報告。
上級怎么安排,自己在這里等也沒用,多點熟悉這一帶地形的民兵也許能有點用,只得點頭“那好吧”
不再廢話,援軍跟著出發。
八十一個人的隊伍,分成三部分。
馬良帶著隊伍走最前面,抗大參加實訓的隊員們緊隨其后,最后邊是游擊隊民兵
隊伍出村沒多久,剛轉過一個小山包,隊伍后邊就傳來一陣叫嚷喝斥聲。
十幾個十四五歲半大孩子,不知道從哪個山旮旮里鬼鬼祟祟躥出來,綴在民兵隊伍后面。
帶隊的游擊支隊中隊長正黑著臉吆喝“這次咱們出任務,不是去站崗放哨,趕緊都回去”
領頭光頭孩子手中,握著一根削尖的木棍,腰里插著把木頭駁殼槍“我們熟悉路”
“去去去,有我們在,哪有你們的事兒”
光頭孩子仰起臉“叔,咱們商量個事行不行”
“商量個屁,趕緊滾蛋”
光頭孩子立即怒了“你別逼我啊”
“哎呀,你小個小屁孩子,你敢這么跟我說話信不信我讓你這兒童團長都當不成”
“切,你不
讓我去,我自己去”
中隊長怒了“你敢”
跟馬良一起來到隊伍末尾的秦隊長,看著橫眉豎眼那小子,忽然間來了興趣“小子,叫啥”
“崔金風”
“你們怎么知道我們會走這條路”
嘿嘿,你們要向增援,走這條路最近,天沒亮我們就等在這里了
秦隊長面色一冷“你怎么知道我們是去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