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教的所有內容,燕寂只是在一旁聽著就能學會,而他的表兄,也就是他名義上的少爺,卻是抓破腦袋也記不住知識的蠢笨。
當家的舅母心生嫉妒,便不再讓燕寂給表兄做書童了。
燕寂的舅舅一直知道妻子磋磨自己的姐姐和姐姐的孩子這件事,但他從未開過口,這次卻是發話了,要讓燕寂重新讀書。
他自知兒子蠢笨,燕家要是想延續榮光還是得靠下一代的努力。燕寂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聰明且沒有背景,自己只需要給燕寂一些小恩小惠,就能換得燕寂報答燕家。
很快,燕寂就有了神童之名,舅母的兒子則在對比之下,成了個實實在在的蠢貨,舅母不悅,自此更加由著兒子帶著旁支的同齡小子們在學堂里欺負燕寂。
那時的燕寂只有四五歲,人瘦小得像棵豆芽菜,風一吹就會倒似的,他的課本上常年是其他學子留下的涂鴉,筆也是半截被折斷的,運氣不好時,他還會被舅母的兒子堵在角落里拳打腳踢。
燕寂瘦弱且寄人籬下,根本不敢反抗,只能默默承受著,也不敢將這些事情告訴給母親聽。
他小小年紀,就已經知道報喜不報憂了。
日子就這么緩慢且煎熬地過了下去,燕寂也學聰明了,每次下了學就第一個往外頭跑,以免被攔住欺辱。
燕寂十歲那年,第一次初試便中了秀才,還是諸多秀才中的頭名案首。
至于他那蠢笨的表兄,自然是名落孫山。
成了秀才,舅母那些明里暗里的欺辱也少了許多,甚至還主動拿出幾兩銀子來交與燕寂,讓他拿著銀子去給他母親瞧病。
其他的旁支長輩也跟著貼了上來,他們覺得燕寂是個有讀書天分的,以后會有出息,紛紛上門道賀送禮。
燕寂十分得體地接待了,而后忙請了大夫給母親看病。
但已經是為時已晚。
燕小姐自窮書生去世后便一直郁郁寡歡,靠著燕寂撐了六年,如今已是藥石無醫。
燕小姐死前的那幾日,燕寂似有所感,連學堂都不去上了,只陪著一日虛弱過一日的母親。
在一個雨夜里,燕小姐無聲無息地死了,死得很安靜,甚至連守在她床邊假寐的燕寂都沒有察覺。
燕寂再次醒來時,見到的是母親已經涼透的尸體。
母親留了字條給他,讓他好好考學,早日搬出燕府。
這么多年了,燕寂是她親生的孩子,她何嘗不知道燕寂在府里倍受欺凌,但她沒有辦法維持燕寂的學業,書價和學堂的費用都高昂。
倒也有別的辦法,那就是不讓燕寂讀書了可燕小姐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聰明伶俐,她想給他最好的未來。
現在的便已經是她為燕寂盤算出的,最好的可能性了。
深夜,燕寂從睡夢中驚醒,想看一看母親,卻見到了她灰敗,完全沒有血色的臉。
他沒有驚叫,也沒有流淚,他前所未有的冷靜。
燕寂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沒有母親了。
世上唯一一個愿意為他費心籌謀的人,終究不在了。
處理好母親的后事,燕寂回到了學堂,他比從前更加認真努力,他還記得母親留下的字條。
他要努力考學,離開燕家。
隔年,燕寂十二歲,一朝中舉,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