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松兒快到家時,看見程青枝呆呆的坐在門口,眼神渙散的望著遠處不知道在想什么。
直到看見程松兒,他茫然的眼神忽然有了聚焦般的光芒,連忙起身迎了上去。
“你回來了。”程青枝的語氣里是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輕喜。
他體貼的幫她接過沉甸甸的背簍“飯我已經做好了。”
“嗯,我抓到了一只兔子,還有小魚兒,今晚我們加餐,吃肉吧。”程松兒拎起兔子耳朵開心的說。
“好,我現在就去做。”程青枝接過兔子,撫摩著兔子柔軟厚實的皮毛。
“那我就去把剛撿回來的柴火劈了。”程松兒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肩膀,說道。
程松兒做飯的手藝極差,即使是在現代社會調料豐富的情況下,也只能勉強達到能吃的及格線。
她還記得小時候,外婆經常那這件事情打趣“松兒廚藝這么差,以后怎么找老公結婚哦”
她毫不在意的說“要是找老公結婚就是為了洗衣做飯,那還不如不結婚,我一個人過也挺好。”
現在她穿越到書中的世界,程青枝天天給她做飯,聽話又乖順,也算是穿越唯一的慰藉。
程松兒不一會兒就把柴火劈好了,想著頓肉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天已經黑了,廚房光線本來就暗,抹黑做飯可不行,難免被燒紅滾燙的鍋燙到。
她點上油燈,準備拿去廚房給他照明。
但看著這一點晦暗的燈光,想起糊窗戶剩下的藤紙,瞬間有了主意。
她準備做一個燈罩,先用樹枝將大致的框架固定好,然后在將藤紙覆蓋在上面,用漿糊糊上,十分簡易的燈罩就做好了。藤紙是白色的,原本就有透光的作用。
將油燈罩在里面,油燈燈光經過藤紙燈罩發散,光芒明顯比之前亮了一些。
雖然著遠遠達不到現在照明設備的亮度,但在古代已經是很好的照明利器了。
她提著小紙燈進了已經黑乎乎的小廚房“哥,廚房里是不是很黑我給你送一盞燈過來。”
程青枝正摩挲著煸炒兔子肉,一抬頭看見程松兒提著一盞燈向他走來,溫柔的光束照亮了她的略帶笑意的眼睛,也照亮了昏暗無光的房間,讓這個廚房都明亮起來。
而她手里那道溫和發散的光芒,就像月光一樣。
“這個是”程青枝看著她手里的藤紙燈。
“我用藤紙做的,怎么樣”程松兒像個向老師展示手工作品的學生,眼里光芒亮晶晶的。
“很、很好。”
“是不是有點太單調了”程松兒看著燈罩,她記得古代的燈籠上面都畫著各種花鳥人物。
程松兒以前也學過一些基礎畫,可是現在她這里別說畫畫的顏料了,就連筆墨都沒有。
忽然程松兒看著被煙熏黑的灶臺眼前一亮,她拿起一根筷子蹭了點黑灰在藤紙上描描畫畫,不一會兒一副簡單的墨竹躍然紙上。
“怎么樣我畫的還可以吧喜歡嗎”程松兒將墨竹湊在程青枝面前。
程青枝看著她此刻如小孩子一般的天真,心頭不由得升起一絲暖意。
他微微一笑“好看我很喜歡。”
“你喜歡就好,我做他就是給你照明用的。”
“但是我這里用不著油燈太奢侈了。”
程青枝只聽說過有錢人家會用這種燈籠,但像他們這樣的窮苦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做苦力,晚上草草吃完就睡了,根本用不著點燈。
就算用也是精打細算,最多就是在過年時多燒幾根燈芯。
根本不會像程松兒這樣,讓他做飯還給她點燈照明,他用廚房灶臺的火摩挲著也能做,以前他經常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