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貴妃自然知道司徒礫的擔心不無道理,寬慰道“只要沒有證據,你父皇便不會疑心我們。”
是的,葉貴妃確然是個很謹慎的人,這次的事情也非葉貴妃策劃。
葉貴妃只是在致和帝身體好轉之后,恰好提出了秋圍,因致和帝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次出行順理成章。甚至連賈璉都不是葉貴妃提議參加這次圍獵的。
次日開始三司會審此案,這次不是密審了,致和帝依然旁聽。大理寺卿顏濟滄親自主審。另有刑部、都察院等部院派高官協審。
其實案情的具體細節倒是極清楚了。
因查到濟善堂之后,鐵網山那邊也將各部出身濟善堂的人清理了一遍。因行動突然,并無人逃脫。除了被柳茂親自捉拿的鄧興,京營、龍禁尉皆拿下好幾個濟善堂出身的人。
這些人雖算不得極多,但因能自由出入鐵網山,又是朝廷精挑細選去負責防衛的人,無人起疑,行事十分方便。
這也是為什么有人知道致和帝那日打獵之后回來的線路,提前設置好絆馬索的原因。之所以沒有設置陷馬坑,是因為致和帝在山中打獵的線路是隨機的,設置絆馬索尚且來得及,卻絕無可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挖一個陷馬坑出來。
刺殺的細節也不復雜。
原本按刺客們的設計,致和帝若是墜馬最好。且不說致和帝現在的年紀,墜馬之后說不定都不用補箭便沒了性命;就是致和帝運氣好,墜馬之后傷得不重,禁止的目標也比移動的目標容易瞄準。
讓刺客沒想到的是致和帝的馬神駿非凡,竟然發現了絆馬索,也給侍衛柳茂反應時間。
而柳茂亦神勇非常,不但救下了致和帝,還帶著致和帝避開了所有冷箭。
當然,這些殺手們都是已經被仇恨折磨得陷入癲狂的彭碩當工具培養的,皆是些亡命徒。而且或許起家人也拿捏在彭碩手上,便是嚴刑逼供,有許多人也不肯吐露細節。
但是這些都難不住顏濟滄。復原當時案發時候的細節,加上合理的推理,便能復盤出殺手們的計劃和動機。
譬如致和帝突然來了興致,沖出隊伍是不在殺手預料范圍內的。按殺手們的計劃,便是圍獵,致和帝身邊也會跟著許多侍衛,而且前面一定會有人開路。這樣一來,絆馬索并不能直接攔住致和帝。
但是致和帝的隨行侍衛一旦發現絆馬索,必然如臨大敵,整個隊伍會停頓。拿著鏡子的鄧興便在這個時候,選擇離致和帝最近的一個侍衛用反光干擾其視線,給同黨制造條件。
且不管行刺成功還是失敗,在京營和龍禁尉反應過來,大范圍捉拿刺客的時候,原本的殺手也立刻開始融入原本的隊伍抓刺客。
這樣一來,于刺客們而言,能一舉成功自然是好,若是不成,最多不過是刺殺未遂。但是自己是沒有風險的。因為這次參與行動的所有人都是隨各部院前來圍獵的將士、官員。根本無需編造假身份,也無需躲藏。
原本天衣無縫的計劃,卻因柳茂抓住了鄧興而被撕開一個突破口。
聽完顏濟滄的分析,那些殺手們便是嘴上依舊否認,口口聲聲聲稱自己是拿了朝廷俸祿,是忠于朝廷忠于皇上的官員,多多少少臉上都有些變了臉色。
而彭浩聽完顏濟滄的復盤,卻大笑起來“沒想到這破朝廷,還有這許多本事不錯的狗。誰是柳茂,我想知道鄧興是怎么折你手里的”
柳茂自然不會回答彭浩的問題,彭浩問完,根本無人理會他。
至于柳茂抓鄧興的過程,也并不難,無非是能力出眾,鄧興沒第一時間逃掉而已。
鄧興用鏡子干擾視線,則要挑好角度,否則根本反射不了太陽光。同時,也要挑好位置,鐵網山山高林密,光線很容易被繁茂的樹木擋住。所以鄧興所在的位置到設置絆馬索的地方,要有足夠的直線空檔,中間沒有樹木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