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黛玉、惜春自幼一起長大,因和男兒一樣學騎射、讀書識字,這三個女子算得上這個社會最開明的那一批女子,尤其迎春還上過戰場。雖然賈赦和賈璉將其保護得很好,迎春大多數時候呆在中軍帳中,并未親自沖鋒陷陣。但是經歷過戰爭的女子,眼界還是不同的。
經過幾年培養,迎春終于一改前世懦弱,變得從容自信,英姿颯爽。即便如此,這三個女孩子也未想到有朝一日可以考科舉做官。
賈赦開恩科的第一年,姐妹三個便聚在一起商議參加科舉的事。
迎春道“以前我性子懦弱,總以為萬事不計較,或可圖個清靜,若是還圖不了,便是命苦。是父親叫我知道了,咱們女子要三從四德,原來一直是男人不讓我們讀書明理的陰謀。我且不管能考個第幾,既是這次男女皆可參考,我便要下場一試了。兩位妹妹年幼,等我先去拋磚引玉,替你們瞧瞧考場到底怎么個光景如何”
惜春也活潑開朗,沒了前世的孤介,對迎春笑道“是呢,迎春姐姐也到了說親的年紀,自然也要下場比一比,管他貌若潘安,若是學問不如迎春姐姐,便休想做我姐夫。”
一句話說得迎春忙起身撓惜春的癢癢。
這幾位姑娘現在可不得了了,自幼在演武場一起學習的拳腳,這一打鬧便變成了切磋過招。你來我往的,煞是好看。
姐妹幾個笑鬧一陣,才又說回正事。
黛玉前世已經表現出不俗才華了,這一世因身子養好了,學習起來都事半功倍,現在已經是滿腹的學問。于是黛玉也道“既是女子都可以考,干嘛要勞煩姐姐替我去看考場,我自己去瞧不好么且不管考不考得上,就當長長見識便好。”
自然,得了女子可以參加科舉的消息,動心的并非僅有黛玉姐妹三個。
像蘇丞相、宋安等人家中小姐自不必說,書香門第的女子,多是讀書的。以前聊作閨房自樂,現在可以參加科舉了,有些囿于自幼學習的規矩,不肯拋頭露面報考,也有性子要強一些的報了名。
至于另外的,還有李紈、薛寶釵等。
李紈是原國子監祭酒李守中之女,和榮國公之孫賈珠定了親。誰知三媒六證都過了,只等榮國府迎娶的時候,榮國公去了。再后來,榮國府各種事情不斷,賈珠還在南下給賈代善送葬路上病死了。就此,李紈背上一個克夫的名聲。
再后來,朝上斗爭不斷,各部院都在徹查問題。雖然重點查的是戶部、兵部等部院,但是因落馬官員多,難免牽扯到有些官員之子多占蔭生名額之事,李守中受了牽連,被革職了。這樣一來,李紈除了背上克夫名聲之外,外加上了一個克父。
本來也是書香門第的姑娘,這兩個名聲背在身上,李紈再也說不上好親。偏生李紈也是讀書識字的,若要下嫁,終究心有不甘,再后來,遇上打仗,改朝換代,李紈竟是一耽誤便是多年。
誰知賈赦奪得天下之后,頭一年科舉便準許女子參加了。李紈欣喜若狂,剛得了消息,便開始寒窗苦讀。
還有一個參加科舉的女子名叫薛寶釵。
因王家和賈家二房相繼敗落,薛家自然沒有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