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林如海就是榮國府的女婿,誰知道京城是真出事了,還是榮國府與人相爭,白拉自己下水當槍使呢
“林大人這話從何而來,有何依據本官倒是聽不明白了。”錢益年道。
林如海見錢益年神色變了幾息,就知道他必定已經聯想到許多東西。但是能不能說動錢益年,林如海尚無把握,不過是盡力爭取罷了。
時間緊迫,林如海將賈赦的信拓本遞給錢益年,林如海道“錢大人看了就知道我為何有如此猜測。”
錢益年一目十行的掃過,又仔仔細細的從頭看了一遍,冷汗都險些流下來了。作為制衡兩江總督的封疆大吏,錢益年的政治素養自然是合格的,林如海為何有此猜測,錢益年也算是明白了。
“林大人之猜測雖有道理,但做不得準。若是林大人猜錯了,我們興師動眾攔下王家的船,事后只怕不好善后。”錢益年道。
這個林如海早就想過“我此次來,帶了檢查鹽務的公文,就說是接到舉報,王家的船上夾帶私鹽。到時候若是沒查出什么,放行就是。也好過亂黨余孽因此逃脫,你我皆被追責。”
錢益年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查甄家、王家的船依舊是一件冒風險的事“暫且不說萬一我們查錯了,將來定被巖親王報復,就說真如林大人所猜,林大人覺得憑你我之力,能突破兩江總督的封鎖攔截下甄、王兩家的人么”
錢益年也知道兩江總督和甄應嘉關系密切,故而有此一問。
林如海道“錢大人,我認為兩江總督并不知曉此事。”
“哦何以見得”錢益年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林如海道“錢大人且想,若是巖親王真的做出那大逆不道之事,定會告知江南甄家。而甄家若做好出逃打算,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表現得越和平日一般無二越好。因有兩江總督護著,王家的船在海上暢通無阻,向來無人盤查。這一次若王家的船有貓膩,依舊不告知總督府才是最不引人起疑的。
再說,以前兩江總督與甄家勾結,乃是有拿不盡的好處。這一回甄家出逃,從此以后不敢回朝,兩江總督為何要幫助逆賊潛逃站在甄家的角度,甚至會疑心大難臨頭,兩江總督捉了甄家人向皇上邀功,逃脫這么多年徇私舞弊的罪責。因而甄應嘉必不敢跟總督說實話。”
錢益年本就是滿肚子謀略的人,這些道理自然一聽就透,接過林如海的話頭到“是以,若是林大人猜測準確,我們只需要攔截王家的船隊,而不需要與兩江總督的守軍直接對上。”
林如海點了點頭。他所依仗的,也不過是這一點子時間差而已。若是真論兵力,巡撫手上能夠直接調動的只有三千綠營軍,和總督可以調動的兵馬比起來相差甚遠。但是三千人若只是攔截一只出逃船隊,卻綽綽有余了。
“另外,我已經查清楚了,王家船隊依舊從松江府出海。松江還有一只守備軍,我先帶著鹽政衙門的搜查令謀求當地守備配合,松江知府、守備應當都不會拒絕。若是在松江遇到阻力,還請錢大人給松江地方官員下一道政令。至于大人的綠營軍,先直接到松江調了官船在海上封鎖航路,防備王家狗急跳墻。”林如海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