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丞相自然是實話實說“回皇上,臣以為揚州這份賬本的記賬法確實新穎明晰。若是能熟練運用,不但便于查賬,就是做賬的小吏也能事半功倍。但是按舊例做賬實不為錯。”
丞相不是那么好當的,站多高的地方,便要承擔多大的壓力,更要不偏不倚。哪怕知道致和帝更喜歡揚州送來那份賬本,蘇丞相也得替京官們說一句話。大多數人都沒有創新能力,亂創新更有可能導致朝令夕改。其實大多數官員小吏做到按部就班不出大錯便足夠了。
致和帝點了點頭道“既是有更好的法子,便先將這次案子的相關賬冊全都改過來。眾卿可有困難”
這讓周駿譽和三司官員怎么說當然是沒有不但沒有,還得加班加點,提高效率。都是位高權重的人,平日也都有體面,誰愿意在同一件事上吃第二回掛落呢
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下來,當日各部尚書便在上書房抄了記賬表的樣式,回去吩咐手下小吏照章辦事不提。
單說周駿譽從上書房出來之后,就險些腿軟了。三司官員是和他一起吃了掛落,但是這賬到底是戶部做的,各部各司其職,戶部需要承擔的責任是最重的。
都是林如海害的怎么巡按團下江南,偏偏就是揚州的賬目最先回來了,偏偏就是鹽政衙門用了那勞什子清晰明白的記賬法這一切怎么就那么像針對自己呢
林如海那廝在讀書人中向來有才名,人之謂學林如海,他能搞出這么個東西倒是不奇怪,奇怪的是怎么偏偏在這當口遞到了御前。就好像等著龍顏大怒的時候給自己上眼藥似的。
當日,這份記賬法就遞到了硫親王府。
司徒硫和江懷壽對著記賬表研究了許久,江懷壽道“主公,屬下以前參不透賈赦為何不等賈代善停靈期滿就下江南,現在隱約覺得答案近在眼前了。”不愧是前世里助司徒硫奪嫡成功的謀士,在周駿譽懷疑林如海的時候,司徒硫將此事和賈赦聯系了起來。
“怎么又是這個賈赦”司徒硫怒道“此記賬法若是林如海發明,還有可能只是巧合,若是和賈赦有關,本王總覺得后續還有陰謀。”
江懷壽本來也是走一看十之人,將自己和對方的處境換位思考,想想自己能出什么損招,大約也能猜到后續。只思忖片刻便道“這恐怕是找周尚書麻煩。若是此法僅用于巖親王案的盤賬便罷,若是以后在戶部推廣,少不得盤點戶部舊賬,若是翻出些糊涂舊賬來,恐怕對老尚書不利。”
司徒硫深吸了兩口氣,才壓住心中的怒火“自賈代善死了,榮國府已經得利不少,怎地還想染指戶部簡直豈有此理江南還有別的消息傳回嗎”
別的消息也有,只是于硫親王府而言并非好消息“屬下得了信報,鹽政衙門曾遭了一次刺客,但揚州府衙反應迅速,將刺客們捉拿了,兩淮鹽運使林大人虛驚一場。”
這是借刀殺人失敗了。“謝昊堂這個廢物”司徒硫罵道。沉吟片刻又道“先生覺得此事本王應當如何應對。”
江懷壽道“屬下愚鈍,只能想到一些笨法子,一是戶部內查,若是賬目沒有紕漏最好,若是有盡早抹平;二是也要謹防東宮以此發難,趁機撤換自己人入戶部。”
六部不管哪個部院徹查下來,都不可能完全沒有紕漏。何況戶部年年入不敷出,早已搞得其他部院怨聲載道。只怕到時候朝堂上一旦東宮將矛頭指向戶部,少不了有人落井下石。
司徒硫搖了搖頭“本王總覺得此法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