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也沒賣關子,道“敬大哥和妹夫還記得陳御史一案么”
這下賈、林二人立刻就懂了。當初硫親王府想用陳御史之死拉下張太傅,本來險些成功了,后面賈赦將此事鬧到官府,卻在陳御史的臥房中搜到了另外一份遺書。如果那份遺書也并非陳御史親筆呢
“記得是記得,可是現在宋尚書那些拓本已經交到了大理寺。”林如海道。
林如海作為戶部右侍郎,現在又總攬戶部工作,要找戶部憑證的樣式自然容易。但是古人也有高超的防偽技術,便是何征擅偽造,能造出和正本一模一樣的憑證。但和大理寺封存的拓本但凡印章位置,畫押位置有些許對應不上,便弄巧成拙了。
說到底,拓本就是古時候的復印件,原件和復印件需要完全重合,才能證明宋安那些證據是真的。
也就是說拿不到大理寺已經封存的拓本,何征再有本事也無能為力。
賈赦沉吟片刻,眼底閃過一抹狠厲“既是尋不出原始憑證,便讓周駿譽那老匹夫承認有原始憑證便是。”
賈敬和林如海一起露出愿聞其詳的表情。
賈赦接著道“此案不管是交由三司會審還是大理寺辦理,我和敬大哥都不便參與,接下來的事還要交給妹夫。妹夫到時候就如此辦”
林如海只一聽就會意了賈赦的意思,道“這不就是空城計么”
賈赦點了點頭。
管他什么計呢,只要行之有效便是好計謀。賈赦轉了話題道“經此一事,大約無需巡邊隊伍回來,妹夫這戶部尚書位便穩了。”
一部尚書啊,數月之前林如海還是三品實權的兩淮鹽運使,在江南如履薄冰,彼時的林如海從未肖想過一品尚書位。可是不過數月功夫,這尚書位卻近在眼前了。
“比之一部尚書,如海更求一世安穩。”林如海道。
若是平步青云之人說這樣的話,多半會讓人嗤之以鼻。但這話卻是林如海的肺腑之言。書房內的三人,誰不是如履薄冰,誰不曾被逼到懸崖邊緣,險些成為別人奪嫡路上的墊腳石
可是在旁人眼里,林如海便是官運亨通,便是平步青云的代表了。旁人只能看到他的風光,看不到他背后帶血的刀劍。
因天色已晚,三人商議完畢,便各自回房就寢了。
不過兩日之后,此案便在大理寺升了堂。
一國財政干系重大,這一回致和帝本人都到了公堂旁聽。果然林如海作為戶部右侍郎也是作為證人出席。至于其他的,公堂之上也全是與本案相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