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卿是否覺得劉主簿家中失火來得太巧了”致和帝問。
蘇丞相道“是過于巧合了些。”
致和帝有此一問,便是心中有了疑心的人,蘇丞相便實話實說即可。
果然致和帝接著道“朕倒要看看三司能不能撬開周駿譽的嘴。”
次日繼續開堂,依舊是三司會審。這一次周駿譽和宋安的攻防對辯依然精彩絕倫,但是被撬開口的不是周駿譽,而是工部主簿劉毅。
劉毅受過硫親王府的恩惠,確然是硫親王府安排在工部的人,而且劉毅心理素質不錯,也思路清晰,意志力強大。被拿入大理寺數日不但沒露半點口風,甚至供詞都沒有破贊。
可是人家這么拼命不露半點消息,除了報答硫親王府之外,也是想護著自己家小平安。
林如海只是在公堂上無意透露了一句劉家失火的事,劉毅便突然什么都招了。自己如何與掌管工部印章的主簿套近乎,借著同僚去小解的時候偷蓋了幾分空白憑證交給戶部;戶部那邊將空白憑證填寫完整后蓋章畫押反回,自己是如何借著掌管工部檔案之便將幾分原始憑證替換出來。
另有一樁巧合,劉毅這么心理素質強大的人,辦事也是嚴謹的。本來賈赦這邊只是設計了一樁空城計,結果劉毅還真留下了一份原始憑證,但是并未放在家中。
劉家突然失火,劉毅自然能猜到是怎么回事,自己行差踏錯連累家人,劉毅了無生志,臨了臨了,卻覺什么都豁得出去了。
你周駿譽為了求生毀尸滅跡放火毀我家園,我便實話實話拉你陪葬劉毅不但招了供,還要親自帶人去尋那份原始憑證。
不得不說劉毅也是個心思細膩又生性多疑的人,他之所以親自帶路,便是怕公堂之上有硫親王的人,傳遞消息后快大理寺一步毀了憑證。
原來那憑證竟是劉毅陪家中老母去法源寺燒香的時候,藏在一個禪院的石桌與石墩的夾縫之中。
劉毅做了虧心事,去燒香求平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誰知道人家竟然借著燒香之便,給周駿譽留了一道催命符呢
若是司徒硫沒有要毀滅憑證對劉家下手,這份憑證恐怕永遠難見天日。司徒硫得知真相后,知道自己弄巧成拙卻悔之晚矣。
致和帝勃然大怒“朕如此信任你,將國庫交于你掌管,周駿譽,你就是如此回報朕的”
周駿譽面如死灰,跪下不住磕頭,道“是臣鬼迷心竅,望皇上息怒”連求饒的話都不敢說了。
這等大事,致和帝哪那么容易息怒“來人,將周駿譽打入天牢,朕要等著各地巡邊的隊伍回來,集齊他的罪證一并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