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工部內應找到幾筆款項的憑證抽出來后,戶部這邊關于幾筆款項的憑證也全部抽出來更換過,照道理說,這幾筆工部接收撥款的原始憑證已經全都被銷毀了才對,林如海又在哪里去找出一份來
這樣大的事,戶部這邊是周駿譽親自操作的,確認了好幾遍,怎會出錯
不,戶部這邊的原始憑證絕對已經全部銷毀了,那么林如海所謂的又找出來一份難道是工部那邊的
想到此處,周駿譽心下一驚,不禁想到當初陳御史之死。
彼時明明已經在陳御史的書房找到了遺書,為何后來又在臥房找到另一份使得當時整件事情徹底翻盤,不但張修毫發無損,還搭進去一個李宜山。
后來硫親王府復盤,倒沒懷疑陳御史的第二份遺書有貓膩,卻懷疑陳御史確然留了后手。
吃過一次虧的周駿譽做賊心虛,林如海這么一說,不禁懷疑工部那個內應是不是也留了后手,并沒有損毀全部原始憑證
能身居高位的人,面不改色是基本素質,但是因想得太多,周駿譽的肢體動作也略顯僵硬,這些都落在了致和帝眼里。
這一次三司會審,畢竟被問話的是兩位尚書,人家那口才,那心理素質,就是鐵證如山估計都還能辯白幾句,何況現在證據并未呈現。審了半日,此案并無結論,暫且退堂。
司徒硫雖然自己沒來大理寺公堂,但是時刻關注著這邊的動向,也知道林如海在公堂上說了還有一份原始憑證這樣的話。
司徒硫問江懷壽“江先生覺得林如海之言是真是假”
這話江懷壽怎么回答“主公,東宮那一干人都詭計多端,此事屬下沒有定論。”
司徒硫在書房來回踱著步子,自言自語道“今日父皇親臨大理寺公堂旁聽,林如海公堂之上紅口白牙說還有一份原始憑證,若是拿不出來,豈非犯了欺君之罪本王覺得他不敢”
其實不獨是司徒硫,大多數人猶豫不決的時候,自己內心深處是有答案的,他們問詢別人也好,舉棋不定也好,都只是一個說服自己的過程。比如此刻的司徒硫便是如此。
他也想到了陳御史之死那件事,他也怕重蹈覆轍。所以猶豫半日,司徒硫還是決定采取更保險的辦法,對江懷壽道“本王覺得林如海口中的原始憑證絕對不在戶部,本王不管你用什么辦法,本王要這份憑證永遠消失”
江懷壽領命應是。
果然當日夜里,工部主簿劉毅家中失火,一應家資物品被燒得一干二凈。且不管他什么真假憑證,無非就是一張紙,劉家現在一片廢墟,別說只留一份憑證,劉毅就是將五份憑證都留著,現在也付之一炬了。
呵,果然上當了。一旦疑心生暗鬼,再是精明的人也會一再犯錯。賈赦接到信報說某工部官員家中失火,便沒再打聽接下來的事了。
致和帝坐在上書房龍案之前,下首坐著蘇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