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樂農商行分店在大豐村和白鹿村開張,俞雅嵐特意抽空到村子里參加開業儀式。
村民們早已對俞家的新式農具眼饞不已,一聽說開業前三日折價出售,許多農戶都咬咬牙買了一兩把。
犁、耙、鐮刀和耘鋤一類的小型農具比較受歡迎,折價后大多數農戶都能輕松買入。
至于比較大件的腳踏式脫粒機、多用耬車和省力代耕架,則是由全村集資合買一、兩套,平時存放在村長家里,誰家有需要時再輪流登記使用。
愿意購買生態肥料和常用化肥的村民不多,只是偶爾有略微富余的農戶嘗試買一點。
高產糧種方面,土豆還算受歡迎,水稻依然無人問津。
雖說分店的整體生意不如縣城的樂農商行,但俞雅嵐也不介意,她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廣先進農具,改善農民落后的生產方式,賺多少錢倒是無所謂。
何況兩個村子都比較貧窮,大多數農戶除了田里的莊稼,并沒有其他收入來源,身處囊中羞澀的困境,自然也無法做到想買就買。
俞雅嵐知道之前張家祖孫的事情讓大豐村的村民受了一場不小的驚嚇,為了安撫村民的情緒,也為了進一步積累功德,她決定幫助村民們開發副業,讓農戶的荷包富起來,逐漸擺脫過去赤貧的生活。
于是趁著商行開業,她特地將大豐村和白鹿村的村長聚集到一起。
“我手里有幾種副食品的制作配方,一類是用甜菜和麥芽制糖,一類是用黃豆制作各種豆腐、以及發豆芽的辦法。我打算將這些配方分別贈予大豐村和白鹿村,你們若是愿意,可以集全村之力籌建一個作坊,我會派人教導你們具體的制作流程,后期出了產品,我也可以為你們介紹收購的商人。”
隨后俞雅嵐又給兩位村長介紹了按出資股份進行分紅的概念,以及經營作坊所需的相關知識。
兩位村長大受震撼,一開始還疑心俞雅嵐的目的,但隨著商談的深入,他們逐漸明白了俞雅嵐是真心想扶持村民,內心不禁感佩交并,對這位仁善濟民的奇女子贊不絕口。
“俞姑娘真是菩薩心腸,甘愿兼濟村民而不求回報,老朽萬分佩服只是籌建作坊所需的銀錢太多,村里又剛剛籌錢買了幾套大型農具,現下真是囊空如洗,只能等秋收之后再辦此事了。”
劉村長有些扼腕,村子里實在是太窮了,現在賺錢的機會擺在眼前,他們也有心無力。
白鹿村的羅村長也表達了同樣的意見。
俞雅嵐淡淡一笑,回應道“你們若是不介意,籌建作坊的資金我可以借給兩村,到時候打個欠條即可。”
兩位村長大喜過望,立刻表示要先與村民商議,待到大家同意報名之后,再來與她詳談后續。
俞雅嵐欣然同意,隨后便返回縣城等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