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明稷雖然還與突厥周旋,不能令萬邦臣妾,但是國家在經歷了皇權迭替之后,已經逐漸走上正軌,國家承平,帝后和睦,甚至相比于鄭玉馨,他常常放低身段,皇帝反而才該是臣妾。
那團扇沾染了些女兒的香氣,扇動之間暗香浮動,開合令人心搖曳,他被團扇輕易地擋住,也不愿意蠻橫唐突,只手按住了那竹皮邊,莞爾一笑,隔著那真絲點了點她的朱唇。
"音音是吃我和外人的醋嗎"蕭明稷想了想,才把這件事記起來,他心里有幾分竊喜,但是面上卻不好表現出來惹鄭玉磬生氣∶"朕忘記放在哪里了,等回去讓人封存到該去的地方,不會留在紫宸殿的。"
本來議立新后,在皇帝這里不過是走個過場,人選是早就定好了的,但是那些不知情的臣子們倒是很當真,那些畫冊他倒是沒有看,結果后來就忘記放在哪里了,萬福也沒有提醒,想著萬一圣人過幾日想起來了再處置。
但是鄭玉磬既然說起來,那就不該給旁人留了不該留的希望。
他不是中宗皇帝,不會有了妻子之后再度擴充后宮,但是鄭玉磬肯吃一吃醋,說心里不得意也是自欺欺人。
"我同音音說過,不會再有旁人,連阿中宗在世時為我主婚都沒有旁的女子,難道有了音音之后我還會看得上旁人做子么"
她不愿意做孝慈皇后第二,賢惠公正,善待庶子女,他也不會有叫音音成為孝慈皇后的機會。
"倒也不全是為了這個,"鄭玉磬身子后傾,似是受不住他這樣粘人,微微蹙眉道∶"前幾日鄭公的夫人親自過來同我說,央我問一問圣人可還有納妃的打算,若是當真還有,那京中的人家必然不敢談論婚嫁。"
天下的女子都是先盡著君主挑選,選秀期間禁止民間婚嫁,,即便是說了親的也不例外,皇帝沒有擇選完,就算是定下了皇后,長安城這些送了女兒畫像入宮的勛貴也不敢給孩子定下親事。
"圣人總不會以為還有人家愿意把自己嫡親的女兒嫁給你罷"
鄭玉磬含笑戲弄他道∶"三郎瞧瞧自己,與我的風流艷聞滿城,人又嗜殺多疑,行走不便,還單單立了我做皇后,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那但凡真心疼愛女兒的人家,生怕皇帝看中了自家的千金,將來入宮受罪。"
世家的女兒,特別是宗女,也是難得的聯姻對象,哪里能輕易入宮,皇帝選皇后與高位嬪妃大家也就上心些,有些人抱了搏一搏的希望,希望圣上能夠擇立自己的女兒為皇后或是四妃。
又或者有那等人情知圣上不會選別人,只不過是拿自己適齡女兒的畫像糊弄糊弄,來走個過場,私底下擎等著圣人放話,然后另擇夫婿。
皇帝應付完了流程,自己得了心悅的妻子,總也該松松口,叫這些貴族女子能夠談婚論嫁。
"那就叫他們說好了,朕原本就不大在乎,那些娘子就是再好,由著她們嫁去就是了,朕和她們也沒有什么緣分,"蕭明稷聽她這樣貶損自己,倒也不惱,反倒是笑吟吟地環住她,"朕要不是如此不堪,皇后又豈能從朕"
他沒有做皇帝的時候,這些娘子們也未必瞧得上他一個不受寵的皇子,本來就是沒有緣分的,也只有音音,是從他微末時起,就一直想要娶回來的女子。
"連詩經都說''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曰如云,匪我思存'',普通的男子都曉得只擇自己合意之人,朕難道還不懂得貪多嚼不爛這樣的糙理"蕭明稷握住鄭玉磬的手掌,叫她靠近自己的心房,不懷好意道∶"朕身子不好,也無福消受太多的美人恩,音音可別嫌棄。"
音音擔心如團扇一般中道見棄,倒是多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