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能答題這么快,是因為考得是最簡單的帖經,后面還有墨義、策問和詩賦。答這些的時候都需要思考,定然不如寫帖經那么快了。
因此,為了讓自己保持一個穩定的生物鐘,為了后面幾天午時不會困到頭腦模糊,何似飛還是堅持著又練了一會兒字。
到底是少年人,精力旺盛的讓人羨慕。等他寫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后,那點倦意便消散了,只剩下抖擻的精神。
第二日照舊,何似飛戌時休息,丑時剛到就起床,吃了點沒有湯水的早飯后拎著書籃出門。
他今兒個本不想讓陳竹再跟去,昨兒個也同余枕苗說過不用再麻煩了,經歷過一遭,他便曉得流程了。
但陳竹說還要給他拿棉襖,便還是得同去。
今兒個考得是墨義,考問形式是提問與簡答,不同于帖經的默寫,這是需要考生對四書五經的注釋和經義理解透徹后再做回答。簡單來說,就是簡述題目所問某一句或者某一詞的含義。有時一詞會有多重含義,便要求寫出出處并釋義。
這比帖經要難上一個等級,但考的還是學生對于四書五經的熟記程度。
何似飛跟余明函學習時,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讓他背誦四書五經及其含義,這個一點也難不倒何似飛,只是因為題目數量眾多,足足有五十六道,何似飛過了午時才寫完,交了答卷出門。
今兒個他出門時比昨天更餓了一些,且小腹有明顯的小解之意。
余明函正好在院中走路消食,他見何似飛一到府里后先去往茅廁,便曉得他定然是忍到了現在到底是年輕人面皮薄,不好意思在考場上解手。
不過考科舉就是如此,人都有內急的。
要不然為什么書生們講究同窗情誼呢這個同窗,不僅是指在某一書院一同學習,還包括同時參加某一場考試大家一起脫了衣服被檢查有無夾帶小抄,進入考場后連解手都避不開別人,沒有任何私密程度可言。所以只要在考試后稍加維持,就能獲得一份深厚的感情。
不過余明函并沒有提醒,這種考試時候的小樂子,得等何似飛自個兒去慢慢發現才有意思。
很多事情過來人點透之后,便少了自己探索的樂趣。
余明函看著何似飛的身影消失在拐角處,忍不住搖頭失笑,他這個弟子素來做事穩重,學習方面更是踏踏實實,也就這種時候才能看到一點少年人的羞赧與稚氣。
第三天考的考卷共有二十六張,其中四張為帖經,十二張為墨義,最后十張則全是策問。
所謂策問,便是由主考官設題指事,再由學生做文章。這時候的文章就要闡明自己對此事的全方面、深入了解。
不過,這到底還只是縣試,考得并不會太難,主考官點的事件一般也不跟當世的人事政治沾邊,都是四書五經中曾出現過的具體事件。
即便是學過的具體事件,但要就主考官點出的方面進行論述,也少不了引其他經、據多方面的典。
何似飛此前跟老師練過不少這方面的題目,但就算是他,也得先打了草稿,再做謄抄。
學政們顯然都知道考策問費草紙,這回一人發了十張草紙。
經過前兩天的考試,何似飛對自己的答題速度有了簡單認知,前面十六張答完,他根據自己的饑飽程度,大概判斷出距離午時還有半個時辰。
這會兒何似飛精力尚可、頭腦清明,先審了后面三道策問題,把自己大概的想法寫在草紙上。
等他打完草稿,只感覺腹中饑餓難耐,嘴唇也頗為干燥。
何似飛心道,他再不吃不喝,可堅持不到謄抄完答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