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他便慢慢的自己來總結梳理,趁著每一旬休沐的時間,總要花費一早上來把有關聯的論點和辨證方法謄抄在一起。
一個月后再次重新總結上個月的論點。
以此類推。
并且,這些論點之所以能一直被人拿出來辯論,自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意義。
有些時候,何似飛學到了新的知識,可能當時沒意識到,但第二日溫習的時候,便會突然靈機一動的發現昨兒個學過的知識剛好可以給上個月的一個論點做引申佐證
今兒個何似飛正好有了點靈光,他在草紙上不斷書寫,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記下,等午間休息時可以向老師提問。
余明函早早派了余枕苗去縣衙門口等候放榜,隨后喝了口茶,才舉步去往那個被改成了學堂的偏廳。
走到偏廳附近時,余明函刻意放輕了腳步,透過打開的窗戶,朝里看了一眼。
他家小徒弟正坐得端正,垂眸寫字。他落筆的速度挺快,看樣子不是在練字,更沒有他想象中那樣走神期待著縣試放榜的情緒在。
走進去后,余明函沒有考校何似飛問題,只是走過去看他在寫什么。
「元、亨、利、貞。」
「元,眾善之首」
這是昨天講述的易經里的一句,余明函本只是隨意的看看,待到看清何似飛這滿篇極具自我思想的認知與闡述后,不禁捋了捋胡須,眸中帶了些許思索。
不得不承認,他這弟子成長的極快,已經能提出一些讓他這個老師都不住深思的觀點了。
看著何似飛這滿紙的字,余明函也漸漸將那縣試名次置之度外。無論排名第幾,都考過了,都是過去的榮耀了,而他的學生會一直往前看,為了兩年前那大言不慚的未來而一直努力。
縣衙為了彰顯對縣試的重視,將寫有考中蒙童籍貫和姓名的榜單張貼在偏門的墻壁上。
也不知這是何時貼上去的,昨日路過縣衙還沒看到這個,今兒早一出門,大老遠就能看到這墻上蓋著紅綢子,旁邊還有四個衙役守著,百姓們莫不敢靠前。
放榜時間在辰時,借辰龍祥和之寓意,望寒窗苦讀眾學子們都能鯉魚躍龍門,騰云直上。
余枕苗有一張嚴肅的老爺臉,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平頭老百姓,他往那兒一站,大家也不敢放肆的擁擠,倒避免了很多后來人擠到前面去,遮擋了早來的百姓視線。
辰時一到,銅鑼敲響九聲,站在旁側的衙役立刻揭開蓋在其上的紅綢布
隨著他揚臂,收手的動作,余枕苗趕緊抬眼。今兒個太陽不錯,他不小心被刺了下眼,便下意識瞇了起來,還不等他再睜眼看清,就聽到身邊有百姓高呼
“何似飛,余老的弟子何似飛拔得頭籌,是縣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