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剩下的,皇帝年齡多大、兒子幾個,何似飛一概都不清楚。
余明函屏退了所有伺候的人,讓余枕苗守在門口,說“似飛,你可知,距離我等考中狀元,登入朝堂,已經換了兩任帝王,現在的陛下,是第三位。”
何似飛頷首“聽過一些。”
他記得當時縣城傳聞的原話是,要不是第三位帝王即位,也不可能把余明函重新召回朝堂,官至太子太傅。
“我考科舉那會兒,當朝陛下還是英宗,他在位二十一年,因病離世。后來的陛下是英宗第三子,謚號孝宗,在位二十九年,他膝下原本有五位皇子。”
頓了頓,余明函似乎有些不知道怎么開口,但還是斟酌著說了“大皇子在孝宗十五歲,身份還是王爺時便出生了,但當時孝宗忙著奪嫡,娶他娘親不過是因為奪嫡需要。后來成功登基,立刻便迎娶了自己親表妹,并立她為后。大皇子因為不被孝宗所喜,性子一直懶懶散散,也曉得皇位日后落不到自己身上,便想著當一位閑散王爺即可,于是早早得了封地離開京城。”
余明函繼續說“但因為孝宗娶的是親表妹他們一共育有四子,兩位因出天花,還沒長到八歲便歿了;一位身體一直有舊疾,只能臥床,同樣在孝宗前面離開人世了;本以為最后這位皇子一定身體健康的,卻不料他在即位前突發心疾暴斃。最后能繼承大統的只剩下早早駐守封地的大皇子,也就是當今陛下。”
何似飛作為有上輩子記憶的人,曉得近親結婚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對此也不算太驚訝。
余明函說“孝宗即位時已經四十歲,在位二十九年,著實算高齡。如今陛下五十四歲,在古往今來的皇帝享年中,算正常壽數。這些歷史原本等你考中秀才,進入縣學后,自然有專門的書冊可以借來看,我不過是說得更詳盡些。”
何似飛行了揖禮“學生拜謝老師解惑。”
余明函的目的顯然不止是要說這些,他最后說“因此,如果十日內真會傳來陛下賓天的消息,那么為師作為曾經的太子太傅,自然要動身去京城,參加登基大典的。按照常理,你也應該隨為師同去,但這樣一來,必會耽擱你考府試和院試。”
這兩個考試被耽誤,那么算上后來三年一考的鄉試和會試,何似飛可能要多被耽擱至少兩年。
兩年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最近新帝即位,能早兩年考中,進入政治中心的速度也會更快。
畢竟新帝需要給自己培養心腹。
人生的機遇就是如此,一步晚了,很有可能步步皆晚,再難達到最先的高度了。
余明函想到這里,嚴肅道“似飛,接下來,你要立即動身前往府城為師等收到調令后出發,從木滄縣去京城,走水路可以不路過行山府,到時為師便會說臨時不小心岔開,這才沒帶你去京城。”
思及此,正在溫習功課的何似飛嘆了口氣,也不知道老師最近怎么樣了。
不過,但他再看向自己寫的那么多密密麻麻卻又條分縷析的論點和論據后,就沒時間傷春悲秋了。
畢竟,按照老師的要求,他要在今年四月先考了府試。
隨后新帝開恩科,同年八月去考那院試
明年是癸巳年,正好有一屆秋闈
明年去參加鄉試不僅是老師對他的要求,何似飛也早先對周老爺夸下過海口,所以,他必須得奮力一搏。
喬影昨兒個有些悶悶的睡去,本想著早上起來能見見隔壁那書生,然后不著痕跡的說一下自己的功勞。在對方欽佩時再客套一句哪里哪里。
哪想到,隔壁那書生簡直懶、到、極、點
一日三餐都在房里吃
大家閨秀都沒他這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