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仨所搭乘的這首烏篷船比何似飛來府城的那艘稍微大一些,船篷也比較寬敞,放下三個人的書箱后,還能容納三人并排坐著。
看不到喬影身形后,何似飛捻著柳枝,進來同他倆坐下。
這倆少年都是陸英的同窗,跟他拜的是一位夫子,年歲十二的少年姓趙,另一個十四的姓李。他們仨坐在一側,另一側壘了三只書箱,還有船家的石鍋和零碎東西,倒也能保持平衡。
此次府試,何似飛所認識的包括陸英在內的木滄縣五人中,一共中了三位,有兩位來年得重考縣試,其中一個需要重考的就是坐在何似飛旁邊的十二歲趙姓少年。
看著船篷兩側不斷后退的兩岸景色,想著前路就是縣城,是家,是爹娘,考過的少年開始期待著早些回去報喜,而沒考過的這小少年
“我爹娘一定對我很失望了,不僅是他們,還有我叔叔伯伯,我爺爺奶奶。我讀書的錢是爹娘給一部分,公中出一部分的,這回來縣城帶了十七兩銀子,現在花的一分不剩關鍵是還沒考過,來年還得重考縣試,又是一筆開銷。”
“莫要擔心這些,你年紀這么小,明年一定考過的。”李姓少年安慰他。
“夫子原本也讓我考完縣試之后,壓一年的。他說本來今年的縣試就只是讓我去試試水,曉得縣試的流程即可,不指望我通過縣試,沒想到運氣好在倒數第二名考過了,家里人又開心又期待,爺爺奶奶也特別激動,還動用公中的錢讓我來考府試可到頭來還是沒考過。”趙姓少年垂著頭,手指插進自己的頭發里,苦惱的無以復加,“早知道我該聽夫子的話的。”
“你已經很厲害了,家里好不容易出個讀書人,你爺爺奶奶都是為你高興,才給你準備的銀錢。”李姓少年說,“夫子說的是過來人的意見,但咱們都是頭一回參加科舉,你這么小年紀就考過了縣試,激動之下想參加一回府試,也是理所應當嘛。”
“可是好多錢都浪費了。”小少年依然難過。
因為對他們學習經歷不大熟,一直都沒開口的何似飛聽明白了,說“既然覺得浪費了銀錢,那就勤奮苦讀,早日考中秀才,而且,不單單是簡單考秀才,還要去考那前幾的廩膳生。這樣不僅可以免費進入縣學,每月拿四兩銀子和六斗米,還能有兩百畝良田免交田稅。很快就能把這些年花的銀子賺回來。”
趙姓少年眼睛突然亮了,滿含希冀的看著何似飛,說話都結巴起來“真、真的嗎我、我可以考中秀才嗎”
他們夫子也是秀才出身,聽說早些年還是某個村子的窮書生,如今靠著教書在縣城買了三進的宅子呢
“怎么不能”何似飛笑了笑,“宵衣旰食,勤奮苦學,還能考不中么”
這下不僅是趙姓少年,就連那一直安慰人的李姓少年也被何似飛這一句宵衣旰食給刺激的迸發了無盡讀書熱忱。
是啊,他不可能看輕了自己,覺得自己府試排名倒數,就肯定考不過院試,考不中秀才他就算府試排名靠后,但他年紀不大,今年才十四歲,他勤奮苦學三年、六年,就不信考不中那廩膳生
船家原本在兢兢業業撐船,偶爾聽到里面有個小孩哭著說府試沒過,另一個小孩安慰,他在心里羨慕年輕人的同時,又覺得讀書是真的敗家光考個府試就得花出去十七兩銀子啊。他們一家九口人一年才能攢這么多銀子。
但聽到那個最晚上船的公子哥兒的話,船家又想讓自己那八歲的臭小子去讀書了只要能考中,可不僅僅是光宗耀祖,還能日后住進大宅子,不用像他一樣沒日沒夜的撐船了。
看著兩位突然迸發熱情的少年,何似飛突然覺得有些乏味。
要是知何兄在就好了,他一定會叨叨“你就蠱惑別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