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木雕除了海棠樹和人物,幾乎全然鏤空,卻絲毫不顯得空,仔細看去就好像面前真有這么一樹海棠,一個矜貴又漂亮的少年。
所有華貴的贊美之詞都不足以描述這塊木雕,喬影心中喜歡的緊,下意識拿起來尋找屬于何似飛的標識。
他找了一圈,都不曾找到,抬眸疑惑的看向似飛賢弟。
何似飛這會兒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食指抵唇輕咳一聲,假裝沒明白知何兄的意思,只是道“喜歡就好。”
要是放在旁人身上,喬影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但他卻不愿這么詢問似飛賢弟,只是將這木雕小心的上瞧下瞧,最后發現自己著實站的時間有些久后,才頗為不好意思的將木雕方回盒內,隨后把這盒子小心收著。
之后幾日,何似飛再次恢復以往的時間安排,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四書五經、算科和律法的學習上。
與此同時,前些日子何似飛請鏢局之人送給老師的信箋也得到了回音。
剛考完院試那日,他有些不確定自己最后一道策問題的答案,便將其默下來,請鏢局之人快馬加鞭送往木滄縣。
算算時間,那會兒老師也已經回到了縣城。
這不,何似飛在院試放榜前三日,便收到了老師的回信,只有十分簡潔的一個字
「優」
何似飛放下心來。
上輩子他聽老先生說過地球古代的科舉,本以為科舉取士的本質不過是多讀、多背,偶爾再賣弄文采,掉一掉書袋,便可考個不錯的位次,當個不大不小的官員。
前面的縣試和府試確實如此,但到了這場院試,已經完全上升了一個臺階對時政的審查、對百姓民生的看法、對物價的評估
這已經完全不是背書能回答的問題。
同學識相當之人的辯論可以鍛煉自己的思辨能力,每日辯論結束后的總結和梳理可以培養縝密的邏輯思維,再配上大量閱讀有識之士的文章和刷算科題,才能有機會在科舉考試中拔得頭籌。
何似飛在考府試之前,就這么一直鍛煉自己。
他本來覺得院試也十拿九穩,卻在真正考過院試之后,何似飛才發現自己的閱歷還遠遠不過。要不是他隨大流的買了喬博臣太守全集,又恰好很注重細節的去詢問了如今的物價,恐怕最后那道策問題,他就會回答的不甚至全面。
明白了自己的疏漏后,何似飛便下意識去擴展自己的眼界。
他每日比以往要早到羅織書肆一個時辰,并且不再拘泥只看科舉有關的書,而是大量遑論地理雜談、民間奇聞逸事、農桑輯要等書籍,就連話本他偶爾也能翻看一些。
喬影只覺得似飛賢弟學習進境速度很快。
分明在行山府時,兩人還能辯論個不相上下,甚至在院試前,他都可以憑借自己出身京城望族,見多識廣的閱歷同他思辨,但最近喬影總感覺自己再跟似飛賢弟辯論,就有些吃力了。
即便他思維發散很快,再加上年少時讀了不少京中大家的著作,但何似飛總能立刻接上,并提出新的想法。
喬影對此又吃驚又開心,他想到了自己曾買過的那些木雕,每一個都比上一年買到的要精致許多。
今年收到的那一樹海棠,更是驚艷到了極致,喬影每晚睡前都要看上好久才閉眼。
他真的太佩服努力又聰明的似飛賢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