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沈勤益成親這日。
何似飛和陸英換上了琉璃青做底色,上繡有寶藍色暗紋的伴郎直裰,跟隨沈勤益去新娘家里迎親。
至于周蘭甫,因為已經成親,不再伴郎之列,不過倒可以作為同窗為沈勤益擋酒。
到了十五成丁年歲的何似飛身形頎長,肩背也長開了,穿著綢面的琉璃青色直裰,盤扣順著領口蜿蜒向下,施施然騎在馬上,比其他所有迎親、成親的新郎官都要吸引人目光。
因著今日迎親,何似飛面上沒有往日的冷肅,就連那一貫疏離的眉眼中都帶著點點笑意,在滿城春光中,顯得溫潤含情。
“何公子啊”
不知是誰開始吼了一句,識得何似飛的百姓們都高呼起來“何公子”
“何郎君何時成親”
“我就不求嫁給何公子了,你們誰能讓何公子當伴郎來娶我,我也嫁”
越是偏僻的小縣城里,對姑娘、哥兒各種約束規矩便越少,他們便越是大膽,越是活得自在。
此話一出,在何似飛旁邊騎馬的陸英成了眾目之焦點,可憐的十四歲少年被人這么瞧著,才學會的馭馬之術差點忘道九霄云外,連忙紅著臉說“我還要考科舉的,考中了再成親。”
“沒事,咱先定上”百姓們起哄不嫌事大,惹得陸英臉上更臊得慌。
人群中的陳云尚和高成安抬頭遙遙看著那馬背上的少年,某種欽羨幾乎要溢出來真好啊,才剛剛十五歲,已經出落得風流恣意,加之年少有為,頃刻間便成了全城百姓姑娘眼中的香餑餑。
不一會兒,就到了沈勤益新婚娘子的家門口。
姑娘家大門緊閉,門口站著新娘子的堂兄們,瞧見沈勤益的一剎那,他們眼睛都亮了
沈勤益趕緊下馬給諸位兄長紅包。
幾位兄長捏了紅包后,立刻笑嘻嘻道“多謝新郎官的喜錢咱們第一道門,不考新郎官,考伴郎還請兩位伴郎做一首催妝詩,咱們這道門便可以開了。”
沿途跟來湊熱鬧的百姓立刻附和“何公子作詩”
“何公子作詩”
“哇哦”
沈勤益不禁有些緊張,他只按照本地習俗準備了一首催妝詩,還是自己寫好后叫何似飛不斷修改的。
哪想到新娘子的堂兄們不按常理出牌,這會兒就要讓伴郎作詩,一會兒他進入后定然還有伴娘們攔截的二門,到時還得作詩
這么短的時間,該如何是好
沈勤益只能將求救的眼神看向何似飛。
何似飛此刻正在下馬,并沒看到沈勤益的目光,他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攏,撣了撣袖口,不假思索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里一枝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