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的就是能早點抓住機會,有朝一日位極人臣。
何似飛上一場鄉試的考卷便是出自曹大學士之手,導致何似飛看著這算科題,就覺得有股撲面而來的熟悉感降低唐大學士喜歡的對數字計算方面的考量,著重考校邏輯推理能力。
第二場他依然先寫得的算科題目。
鄒子潯拿到第二場考卷,先大致的掃了一遍題目,發現上面只有一道算科題,剛開始他還以為自己的答卷是不是少了一頁,連忙點起燭火仔細隨后又將各個題目的分值加了一遍。
沒錯,就是只有一道算科題目。
他當下心就涼了,雖說那日何似飛有跟他和花如錦說要全面溫書,但他溫書還是不由自主的側重于算科題目。
倒不是他聽不進去勸。
就是客棧里、路上偶遇的絕大部分書生都開始看算科題目,就不是一句簡單的全面溫書能讓他調轉方向的。
鄒子潯心里喃喃幸好我還是聽了何兄的話,把書本全面粗略的復習了一遍。
即便自己著重復習的算科題目沒有沾很大比重,但他好歹溫習過了其他的,心下是涼的,卻也不算很慌。
鄒子潯跟何似飛都是木滄縣縣學出身,兩人又同時中了癸巳年的進士,在縣學聲望一時無兩。
雖一直同何似飛不在同一個學堂,但鄒子潯早就聽說過何似飛善算科的名聲。這會兒,他居然還有閑心為何似飛感慨一句何兄算科那么厲害,第一場考了兩道,第二場只考一道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并沒有考太多何兄擅長的算科題目啊。
就這種不按照常理出的題目,居然還推遲考試
簡直沒天理了。
眼看著這雨已經下到了第三日,還是沒有絲毫停歇的跡象,何似飛從原本每日一碗姜湯,變成每日喝的全都是姜湯。
只不過前面姜湯的味道還足夠辣,后面就很淡了。
估計御寒的效用也只是聊勝于無。
后來,何似飛覺得可能是自己所想的我喝了姜湯,一定不會染上風寒的心理作用,加之木炭數量翻倍,號房內比此前要暖和得多,前幾日困擾了他的風寒問題也完全消散,在第二場考試的三日期間未曾再出現呼吸不通暢的情況。
收卷后,號房區域一片怨聲載道。
何似飛隔壁那位仁兄去了趟茅廁,回來時路過何似飛號房,先是對他露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最后,在看清楚他的相貌后,仁兄愣了愣,喃喃了一句“好像有點眼熟。”
在每一場科考未收卷時,所有考生即便是如廁也不得講話,但現在已然收了第二場的答卷,便是可以開口的。
何似飛見他在看自己,微微頷首,然后繼續煮自己的白粥。
春闈期間天氣太冷,即便可以帶很多食物,比如臘肉、蔬菜等,一時半會兒也放不壞,但因為題量太大,一般人沒心思煮是一回事,另外便是因為天氣冷,考生腸胃虛弱,得好生養著。
何似飛這幾日除了甘薯就是白粥配一些清淡的水煮菜,午間是貢院下發的餅子,偶爾不太冷的話,直接便啃,涼了就放在火上烤一烤吃,努力讓自己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好熬過這段寒冷的會試時間。
何似飛這邊吃完、刷了鍋,右隔壁的兄臺又敲了敲他這邊的墻壁,氣息虛弱的呼喚他“兄臺,你、你還有心思煮粥、刷鍋。我就吃了點饅頭。”
何似飛道“今日收答卷,便煮頓好的。”
白粥也挺好吃的。
右隔壁的兄臺繼續道“哎,萬萬沒想到啊,這算科題才只有一道,分值還那么低我當時拿到考卷,整個人都要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