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按照雙倍份例下發,這讓何似飛原本稍微有些擔憂的心緒得以安撫、和緩。
畢竟,今兒才第二場第一日,他身體就出現了感染風寒的前兆,后面幾日如何堅持下去,便成了一個大問題。
先前何似飛還在想自己要不要寫一道題就起身跑兩圈,讓身體暖和起來但這樣太不現實,畢竟筆架、毛筆、墨塊、硯臺等都擺在桌案上,他在號房內走動極易碰撞到這些,若是不小心污染了答卷,這場會試也算白來了。
幸好有了雙倍的木炭,這下取暖問題應該不大。
不過,何似飛也沒有直接就給炭盆里面放一半,而是依然放了與前幾日相等的量大概是今日木炭數量的三成。
只不過這回他把炭盆的入風口開大了些,炭盆里的火便燒得更旺。
號房也比前幾日要暖和。
取暖問題暫時得以緩解,何似飛就能更加投入的寫答卷。
他先掃了一邊題目,看了下各項分值。
算學只有一道,分值與上一場考卷相比,占比更低。
現下已經不用等第三場考卷下發,何似飛已經能確定這場會試為何延遲了首先,確實是三位內閣首輔大人同皇帝意見相左,對考卷上考題的安排產生了爭執,一直討論不休,這才引得會試時間也相應延后。
其次,他們所爭吵的內容何似飛一直都沒往算科比重增大那方面猜,反而應該是讓三位主考官各自去出自己不擅長方面的考題。
比如,唐大學士出身工部,推崇算科,那便讓他去出詩賦題和分值比重不大的策問題;
曹大學士清風朗月君子之姿,一向對詩詞歌賦特別有感觸,那便讓他去出算科
所以,之前在家里同花如錦和鄒子潯交談時,何似飛只說了句“全面溫書”。
不要太相信街頭巷尾的小道消息。
因為,那些推斷一旦稍微有一點不真,考前這十來日溫書的黃金時間可就全白費了。
而即便這些小道消息都屬實,全面溫書也不會使自己成績降低。
當然,皇帝為何要這么做,何似飛心里也大概有思路先帝不喜變法,不代表新帝不喜。
只是新帝才登基兩年,皇位還沒暖熱,朝廷內德高望重、一呼百應的官員思想與他不符,他暫時動不得這些大學士們,只能從科考方面入手做文章。
試問,如果依然讓唐大學士出那種考校學生計算能力的算科題,讓曹大學士出詩詞歌賦,讓燕大學士出一些落實在細節方面的政治策問那到底是給這些大學士們選弟子,還是給皇帝選天子門生
因此,皇帝索性不按常理出牌,打亂這三位大學士的安排,這樣皇帝自己就能根據答卷情況,篩選出一些真正被自己需要的文人。
即便篩選起來很難,因為即便考生答卷寫得好,也不能確定他就是與皇帝政見一致。
可能當皇帝的人,終究是不會畏手畏腳。
他這么想,就這么做。
這便是皇帝的權利。
先前老師就不止一次跟何似飛說過,新帝登基,急需一批能擁躉他政見的官員越早考中進士,越早入先帝的眼越好。
因此,才在前幾年對何似飛要求那么嚴苛,接近四年來,除了趕路的日子,何似飛每日都在勤懇的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