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寫完了
沒錯,這幾張紙就是答卷,前面是策問的收尾,底下是律詩,沒錯了。
所以,何似飛擱筆并非是緊張到拿不動筆。
而是寫完了
這還有一盞茶功夫才到午時啊。
反觀其它人,有發現皇帝和大人們到來后腿腳不住顫抖的,有胳膊顫抖得寫不穩字的,還有在強裝鎮定寫字,但字體忽大忽小,歪歪扭扭的
總之,這些百出的狀況在他們居高臨下的視角下,當真十分明顯。
皇帝還有政務要處理,看了片刻后便離開。
諸位內閣大人也沒有嚇唬考生們太久,在侍衛們搬著饅頭和肉湯進來時,首輔大人就自發帶著群臣離開了太和殿。
直到走出宮門外,不少大臣還在同好友議論
“太和殿當真輝煌,我只在陛下登基時來過一次太和殿。當初我那一年殿試,是在保和殿舉行的,可惜啊。”
“別的我沒瞧見,我就覺得會試前十名都長得挺俊俏。”
“別說什么俊俏不俊俏了,讀十幾年圣賢書,氣質自然是被熏陶過的,即便是相貌普通點,穿著長衫,拿起筆,沉默著寫字,都不會太丑。”
“還是大人說得有道理。”
三位內閣大人則一直保持著沉默,直到各自的家仆準備迎接各自上馬車回家,他們三人才忽然很有默契的六目相對。
只是,依然緘默不言。
家仆們見大人們之間氣氛微妙,也不敢多言,各自眼觀鼻鼻觀心的好好站著。
不知道是誰起了個頭,大家這才各自收回目光,跟著家仆回馬車或者轎子那邊去。
上回何似飛來保和殿復試,因為下午還有安排,故午間不敢多吃。
待晚上出宮門,幾乎要餓的前胸貼后背。
這回他打算吃完就交卷,于是也沒含蓄,要了倆饅頭,還有一碗肉湯。
不同于上回,這次的湯碗帶勺子,倒也不用喝得豪氣沖天,可以文雅起來了。
可能是心態放松,何似飛覺得宮里的饅頭是比外面要好吃一點,有嚼勁。他們木滄縣屬于南方,饅頭都是小巧玲瓏不說,也頗為松軟,不像北方這么厚實。
吃飽喝足,有內侍收了何似飛的碗筷調羹,何似飛將晾干的答卷整理一番,又檢查了一遍去,確認無誤后,將自己的書籃收拾好,舉手交卷。
負責收卷的內侍當場糊了何似飛答卷的名錄后,將其收起。
何似飛起身,又有一名內侍靜默的做出一個請的姿勢,帶他一路出宮。
踏出太和殿的一剎那,何似飛腳步一頓,意識到自己的科考生涯到此算是結束了。
此后再入皇宮,就是聽殿試排名,外加封官入朝。
此刻,他的心態很微妙。
他知道,自己該踏上另一段人生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