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說著,把行云策孤本是怎么丟、何時丟的,他這幾日是如何愁慮的,通通和青唯敘說了一遍。再到那孤本是什么來歷,和梁家有什么淵源,如何幾經坎坷到了他的手上,再到別的私塾丟了什么,值不值錢,來歷淵源云云總之有用的沒用的說了一籮筐,加上他嗓門大,人又容易激動,胥吏和青唯試著打斷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
等到天色昏昏,隔壁秋濃書堂的林先生過來尋他,他還沒絮叨完。
林先生和梁先生相交莫逆,見狀,知道梁先生的老毛病又犯了,拉著他跟青唯和胥吏賠禮,這才告辭離開。
這回不需胥吏解釋,青唯也知道所謂的梁先生“很能鬧”是什么意思了。
胥吏看了眼天色,日近黃昏,晚霞初上,說道“晃眼晚了,夫人看可是要回家馬車就停在巷口。”
青唯略一思索,“我且問你,適才梁先生說,行云策孤本失竊當夜,你們本來已經追上那盜賊,后來卻給他溜了”
“是,說起那日也是碰巧。留春書堂丟的東西不算貴重,所以一開始,官府沒把這案子當大案辦,就連周老先生自己也沒放在心上。后來連著幾家私塾失竊,官府才重視起來。夫人剛才過來的時候也看過了,這條街上,涼夏書堂、秋濃書舍、陽和書居幾間私塾是挨著的,哦,秋濃書舍的坐堂先生夫人您看見過,就是適才把梁先生拽走的林先生。
“春、夏、秋三間私塾先后失竊,官府于是派了巡衛盯梢,是故等到第四間私塾,陽和書居被盜當夜,左近是有人把守的。
“那晚盜賊來后不久,巡衛就覺察到了,等到盜賊取了行云策孤本出來,整條街的官差都驚動了。統共大概二三十號人吧,分了三條街去追”
胥吏記得,當夜并不算晚,很多鋪子還點著燈。
盜賊一出現,四下里登時火光沖天,官差們追出留春街,眼看已快擒住盜賊了,卻被他翻墻避入一條窄巷。
“那窄巷是賣雜貨的,左右都有鋪子,奇怪的是,盜賊避入這巷子后,幾個還開著的鋪子卻沒受驚動,照常做營生,咱們的人去問,都稱沒見過盜賊。”胥吏說道,“哦,還有一點最為古怪,陽和書居失竊當夜,道上還有積雪,那盜賊起先逃跑,雪上還有他的腳印,等他翻入窄巷,腳印也消失了。”
青唯聽完胥吏的話,心道就是這個了。
莫名其妙地出現,莫名其妙地消失,驅使她今日前來詢問究竟的熟悉感就是這個。
這種盜賊,她總覺得在哪里見識過。
“帶我去那條巷子看看。”
窄巷離陽和書居不遠,出了巷弄拐兩個彎就到。
胥吏給青唯指明了盜賊翻墻過來的路線,來到墻根前,“那盜賊的腳印就是在這里消失的。”
昨夜下過春雨,墻頭腳下還有一層春泥,青唯上下打量了一眼,“這不難。”
她說著,順手摘下幾片葉,往墻頭一灑,隨后縱身躍上墻頭,足踩片葉,疾行數步,等她飄身從墻頭落下,泥間只有幾道落葉的淺痕,哪有什么腳印
胥吏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如果說他之前對青唯的敬重是因為昭王妃這個身份,眼下卻是真正佩服她的本事了。
而青唯勘破盜賊“踏雪無痕”的真相,心中疑惑更深。
照理說,這盜賊有這等本事,被官差發現之初,就可以把他們甩開了,何必帶他們兜這么久圈子
還有,為何偏偏到了這窄巷,這盜賊便不愿留下腳印了
難道這條巷子里,有他想護著的人嗎
青唯忽地想到胥吏說,“盜賊避入這里后,街上幾個還開著的鋪子卻沒受驚動,照常做營生,咱們的人去問,都稱沒見過盜賊。”
她問“當夜街上做買賣的人,你們都查問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