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態度強硬,一副不怕查的模樣,反倒是那人不敢瞎問。
沒過多久就走了。
殊不知村民看似忙著吆喝賣菜,其實都盯著他。
看著他走遠,閑著無事的王秋香移到張支書身邊,“那個人是哪個單位的吧”
張支書“看穿著也看出來了。”
“穿的干凈”在他旁邊賣菜的村民問。
張支書微微搖頭“他上衣兜里有個鋼筆。哪怕是收購站的,也是主任級別。”
王秋香“他都沒敢管咱們,這么說沒事了”
張支書笑道“上面的政策能有什么事。連自家種的東西都不許賣,改革還改個鬼。”
賣菜的村民立即問買菜的人“聽到我們村支書說的話了吧”
“聽到了。”買東西的人放心了,看到旁邊有肉,“給我稱兩斤吧。”
“等等,先來后到。”
此言一出,眾人側目。
小芳看到又是上午那群老太太,忍不住樂了,“還以為你們會早早在這兒等著呢。”
“聊天聊忘了。”其中一個老太太一臉懊惱。
小芳“對面還有。不過也只有今天。我們村的豬都殺光了。”
眾人一聽最后一次,頓時顧不上廢話,立即分開各買各的。
片刻,肉和魚就被搶光,只剩一些青菜。
有村民就問“這些青菜還賣嗎”
張支書“回去也沒事,再等會兒吧。我不信家家戶戶都有院子種菜。”
農場也有樓房,住樓房的人就算種菜也只能用木盒種一點。
那些買魚和肉的人穿街而過回家的時候,有人碰見了就問,是不是張莊的人又來了。
一聽真來了,但只剩青菜,需不需要買青菜的人還是都過來了。
需要菜的買菜,不需要的就找張支書詢問,農村除了魚和肉還有沒有別的。
張支書“明兒中午還有一次,賣雞和蛋。下下次恐怕得下周末。”
一些人立即讓張支書給他們留點。
張支書搖頭笑笑“留是留不住的。我們是張莊的,十二點從家里出發,你們算著時間過來吧。”
小芳道“我們村的豬殺的早。別的村應該還有。他們知道可以賣豬肉了,應該也會拿到這邊賣。往后可能天天都能買到。”
然而和張莊一些村民一樣,這些城里人也怕政策突變,明天不許賣,“明天有當然好了,就怕沒有啊。”轉向張支書,“能不能今兒就把東西拉過來早賣晚賣都是賣不是嗎。錢到你們手里,東西到我們手里,大家都放心多好啊。”
張支書原計劃明天再賣是怕東西太多,場面太壯觀。現如今只剩青菜,倒是可以拉過來。
可是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張支書假裝猶豫。
有人立即掏錢“支書大叔,要不我先給你錢”
張支書擺手“哪有這樣的道理。行吧。”轉向方劍平。
方劍平挑幾個會駕車的人回村拉東西。
有了上午的經驗,在門外侃大山的村民看到他們回來就問“賣完了”
方劍平點頭“叔讓我來拉雞鴨鵝。”
此言一出,也沒人為什么不是明天,立即幫他通知。
片刻,高氏來了。
身后還跟著倆人,正是張老二和廖桂枝。一個人提著籃子,一個人提著籠子。籃子里是雞蛋,籠子里面是公鴨。
高氏和籠子上車,讓兒媳婦和兒子提著籃子先去。
方劍平懶得看她,轉向另一邊的馬車,等著跟別人一塊去。
高氏如今有了“大寶”,不稀罕瞳瞳,更不稀罕瞳瞳的爹,扭頭背對著他。
等著駕車的村民沖方劍平笑笑。
方劍平搖搖頭。
別招惹她。
別看高氏這么煩方劍平,到了街上依然去找張支書問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