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姐好。”
司空夏拎著包進入更衣室,比完隊測準備離開的小師妹們紛紛問好。
“下午好。”她面帶微笑一點頭,剛坐下木椅換冰鞋,便又聽見嘩啦一片師姐好,莊慧月等人也進入更衣室。
“姐妹,你看到外面陣仗了嗎”莊慧月挨著坐下“超多記者。”
“看到了。”司空夏用力綁好鞋帶,褲腿往下一拉包住鞋面“你還不快去熱身,第一個上場。”
出場順序按照抽簽決定,司空夏發揮穩定,抽到最后一個出場,動作就沒那么趕。
“我熱好回來了呀。”莊慧月換上冰鞋,站起來整理了一下訓練背心裙,嘴里嘟囔道“你說這裙子是不是有點像泳衣”
“這就是泳衣吧哈哈。”
未來的幾年,李寧都會為花樣滑冰隊四季服裝、鞋包等日常用品,這次夏季的訓練服發了兩種款,一種是長褲短袖,一種則是背心裙。
不過這款背心裙有點丑,黑不溜秋,只是偶爾作為衣服沒晾干的替代品。
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更衣室里走剩下正式隊七人,通過連廊看到副館那邊男單已準備開賽,她們也差不多要上場。
在廣播的提示聲中,教練組陸續入座裁判席。
陸云蔚夾著筆記本電腦大步走來,邊上姜教練遞上東西又低聲說什么,米教練開電腦,調試音控,準備的井然有序。
“行,準備六練吧。”陸云蔚說道。
后勤辦老師張望了一下,看到正式隊七人已經在入場口站好,便對著麥克風念道“女子單人滑八月隊測現在開始,有請選手入場,賽前練習時間為六分鐘。”
七位選手迅速蹬冰入場,司空夏緊隨其后,快速的滑了兩圈適應冰面。
隨著她的滑動軌跡,場外起碼有三分之二的鏡頭都跟隨轉動,一時之間,“嗒嗒嗒”的快門聲不絕于耳。
“司空夏選手好像更瘦了。”有記者小聲說道。
“對,我也覺得。”
上賽季經常去現場跟拍的媒體記者,都會明顯注意到這一點。
雖然還是少年人特有的纖細身形,但司空夏的肌肉線條明顯更加流暢緊實,滑行起來更有力量,做動作只感覺到一個穩字。
此時見她半場蓄力,單足流暢的在冰面滑下類似“3”數字的冰痕,雙臂一擺,頓時闊步往前一躍
“刷拉”
那輕盈的身姿看似毫不費力,高遠度無可挑剔,迅猛旋轉三周半后,單足重重落地,順利的后滑而出。
漂亮
這是難度步法轉三進入阿克塞爾三周跳,司空夏選手竟然又進步了
雖然以肉眼沒辦法判定有沒有存周,但當所有人看到這個高難度跳躍出現,都忍不住低聲感嘆了一聲,然后自發鼓起掌來。
太厲害了
厲害的程度讓人忍不住想起之前很火的體育評論員文章
說升組后,持續不斷上升難度是竭澤而漁的做法,會榨干潛能,對未成年的身體造成巨大的隱患;還說這樣下去,難得的天才必定會折在野心勃勃的國家隊手里。
有人贊同有人不認同,但也反映出一種共同的聲音。
那就是大家刻板印象中的國家隊,似乎帶不出司空夏這種人才,擔憂加劇中,反而讓外界形成一種害怕折了的心情。
此次媒體記者為五十個開放名額爭破腦袋,就是為了來求證一下,看她狀態到底會不會太過勉強。
如今看來,外界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進步如此神速,確實厲害過頭了,她才十五歲啊
司空夏伸出右腳隨意彈踢了幾下,腳踝的刺痛很快便消失。
轉三進入的阿克塞爾三周跳有一點周數不足,高原訓練的紅利消失后,記憶點還勉強保留,該跳躍的穩定度就需要大量練習去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