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的給她練出來了。”
可以說,席思遠當教練那么多年,還是頭一回看到底下學生出阿克塞爾三周跳。
在華國這個大環境里,出難度就等同于摸石頭過河,靠的是選手身體素質和悟性。
就像國際對華國男單有著“祖傳勾手跳”的印象一樣,如果不是靠上個世紀華國男單勵志開荒,國家隊也無法按照前人經驗改進一代又一代的訓練計劃。
直到現在,華國男單的勾手跳難度還是一絕。
司空夏的勾手跳比起后內點冰跳要更強一點,也不是沒有原因。
比起席思遠的感慨,陸云蔚只是說了一句“出的比我預期中晚,還得繼續加強訓練。”
席思遠知道這位大佬見過大世面,但還真的不知道大佬還會挑剔時間“你總不能按照國外的標準來看國內苗子。”
“有什么不同”陸云蔚平淡的說道“同等天賦和身體素質之下,拼的就是勤奮。”
關于這個不同,席思遠可以有很多理由,比如硬件條件,師資水準。
但此刻想想,硬件條件已經改善了許多,師資自從引進陸云蔚后,已經提高至國內天花板位置,這不,阿克塞爾三周跳都順利練出來了。
想到這里,他只能把“訓練會不會逼的太狠了”這一句話,吞進了肚子里。
陸云蔚剛和國青隊教練開完會回來,不急著走,隔了一陣便忽道“你在國青隊有發現滑行好的苗子么”
席思遠作為女子單人唯一的滑行教練,正式隊和國青隊都是他來負責。
他一想就數出了兩個人來“她們兩都是身體協調性比較好,滑行還不錯。”
“你回頭問問她們有沒有意愿轉雙人,雙人缺女伴。”陸云蔚說道。
“行。”席思遠知道雙人滑最近在改革,不過倒沒興趣了解,只是順著問了個比較關心的問題“國青隊淘汰剩下十幾人了,需要開始準備考核小測嗎”
“沒那么快,剩八人的時候再準備吧。”
“八人那你打算挑多少人留隊”本來這種事不好打聽,但席思遠一時嘴快問了出來。
陸云蔚倒沒在意,這事也不是機密“兩人吧,挑完這一批,四月冠軍賽再看看有沒有好的苗子。”
競技本來就是要源源不絕的輸送新鮮血液才能維持發展,國青隊的存在就是為正式隊輸送儲備選手。
雖說今年出了司空夏這四個比較特殊的選手,直接跟著陸云蔚訓練,不用通過名額賽也能拿到國際賽名額,但不代表國青隊就可以歇息了。
按照往年數據,挑二十人起碼留隊十人,但今年陸云蔚要從三十幾人留兩人,這是要走精選路線嗎
直到席思遠上場開始指導滑行訓練,還是有點想不通。
五點半上冰訓練結束,米教練為今天訓練情況做了總結后,還說了一件事。
“表演滑的編曲和編舞已經定下來,明天開始的周一、周三、周五晚上七點到九點半是顧瑜你們學習編舞的時間,為期兩周。”
“周二、周四、周六是司空夏你們的學習時間,為期三周都清楚嗎”
“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