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嗎”
姜曜在思索,啞巴替她在紙上解釋。
能改變的只有我的軌跡,九歲場景來不及讓我去救下妹妹。
杜琳儀喃喃“那就只有六十歲了,可六十歲做決定的是兒子,被放棄的是我,怎么改變”
“不。”姜曜長出一口氣,全部理順了的感覺讓她神清氣爽。
筆尖在最后一頁的數字上圈畫起來。
“你們看,從一歲到三十二歲,我其實都只是被推動者,且這個悲劇在三十二歲父親死亡的時候,已經閉環了。”
無論是爺爺奶奶妹妹媽媽爸爸的死,其實都與我的選擇關聯不大。
尤其最后爸爸的死,雖然很殘酷,但從現實出發,對于我來說其實是件好事。
杜琳儀“我知道這里閉環了,可是六十歲的時候,不就又從第一個場景爺爺那里開始了嗎所以我才會為了悲劇不重演,殺了兒子啊是吧,老”
說完她回頭去找老人,卻發現房間里不知什么時候只剩下他們三個人了。
從觀后感環節結束后就一直和他們待在一個房間里的老人不見了。
“他去哪兒了算了,姜曜你繼續。”
姜曜的筆點在六十歲上,畫了一個又一個圓圓的圈。
“你弄反了,六十歲那個場景不是我重蹈覆轍被兒子放棄,而是我放棄了兒子。”
“到這里悲劇不是結束,是開始。盡管換了種方式,可悲劇還是重演了,所以筆記本上才會有這么多狂亂的悲劇不能重演。”
杜琳儀已經繞暈了,“你的意思是父親不應該殺兒子嗎,可要是不殺,那不就跟第一個場景完全一樣了嗎”
“不要潛意識把第一個場景和第二個場景等同起來,兩者情況不同。”姜曜語速略快,“第一個場景是已經在醫院了,放棄治療回到家里,第二個場景是在家里,老人要求去醫院。還有,記得第二個場景的小復式嗎,裝修很糟糕,房子卻是新的第二個場景的時間線比第一個場景早,極有可能還沒欠下難以承受的負債,第二個場景是有可能成為最后一個場景的,父親死了,就閉環了。”
說的通。
可說的通歸說的通,這也太殘酷了。
杜琳儀不忍“直接犧牲我打出來的結局,就算悲劇沒有重演,那能算he結局嗎”
姜曜翹起嘲諷的嘴角,“只犧牲一個人,悲劇就能不重演,還不算he結局嗎”
最優方案,不外如是。
杜琳儀緊緊抿住嘴唇,還是難以接受這樣的收場。
直到一張紙遞到她面前。
啞巴的筆跡橫折撇捺剛勁有力,透著極致的堅定。
這個結局,對于我來說不是悲劇。
悲劇不能重演。
到底是被迫承受的那些傷害算悲劇,還是主動殺了兒子算悲劇,只有當事人清楚。
三人終究達成一致。
姜曜對著空氣說了聲要進相框場景,大片黑色物質便涌了出來,將他們包圍。
這次直接到了狹窄的客廳里,他們看到青年端著藥碗進入二樓房間的背影,第一時間沖上樓梯,暢通無阻地進入到二樓。
原本阻礙重重的世界解開了一切禁錮,仿佛等待他們已久,敞開懷抱。
姜曜奪下老人摸到的相框,把人按倒時,世界便崩塌了。
無數碎屑如粉末一點點消散,三人在碎屑制造的巨大漩渦中消失,原本收在姜曜衛衣口袋里的日記本掉了出來。
紙張無風自動,嘩啦啦翻到最后一頁。
“找到我”三個字往上挪了幾分,它的正下方又新增了三個字。
阻止我。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2041123:21:102022041223:59: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請用心學數學30瓶;愛吃拉面的小泉同學20瓶;咦呀咦啊呀、2082413610瓶;月亮和陽陽6瓶;差不多先生、574240975瓶;anoan、九九八十一3瓶;未已2瓶;54433610、挽挽、目目兮、潑墨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