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送禮或是個人使用,只要價格能夠承受得起,馬上就會成為消費者們熱衷購買的產品。如此龐大的人口,每天生產5000萬袋,才是壟斷這個行業的起步。
更何況林平現在僅僅購買了300萬代牛奶的生產設備,而這些設備僅僅是袋裝牛奶。
林平還沒有開發紙質盒裝以及瓶裝,雖然只需要花一點點錢換一個打包設備而已。把封裝塑料袋的設備,替換成瓶裝以及紙盒包裝而已。
不過相較于國內,紙質盒裝以及瓶裝會增加產品的銷售價格。
在后世的超市之中,一個紙質包裝盒的牛奶,甚至三四盒的價格,能夠頂得上塑料袋包裝一整箱的價格。
林平的商業中心還沒有完全展開,自然沒必要馬上開發瓶裝以及紙質盒包裝。
現在林平需要做的是,利用塑料袋包裝的牛奶,把整個產業線帶起來。
從最初的奶源采購,一直到最后的銷售渠道。林平需要打通整個環節,即便未來一年內不掙錢,只要能夠自負盈虧就已經夠了。
林平不需要依靠著袋裝牛奶去掙錢,林平需要做的是,用大量的奶源供給去帶動幾個奶源生產中心。讓這些奶農明白,這家公司需要的是天量的牛奶,作為農民只需要好好的飼養,并且擠出牛奶即可。不用擔心,生產出來的牛奶沒有人收購。只要質量沒有問題,便會源源不斷的掙到錢。
用不了多長時間,林平就會把產能提高到日產5000萬袋的水平。只不過到了這一天,包裝并不會是5000萬袋塑料袋。而是瓶裝以及紙質包裝同步進行,并且很快在國外要商業中心上市。
“林先生說想要開創兩個產業園,起初我多多少少有些懷疑,畢竟林先生所在的行業又掙錢又省力。完全沒必要去參與到這種又辛苦我掙不了多少錢的行列之中,不過現在我明白了,林先生的確是愛國商人的代表。我打心底里對你表示敬佩,回去之后我會馬上推進所有的項目審批。任何部門如果拖沓的話,就算是違規,我也會警告他們,未來一年內拿不到一毛錢外匯。”畢竟林平簽署的這幾份合同可都是三天后供貨,如果產業園還沒有建起來。這些生產線可就是一天天的在浪費他們的生命。
本以為林平的采購會告一段落。
可沒想到林平又連續花了上千萬美元,采購了日生產能力達到300萬瓶的果汁加工生產線100條。
孫立仁在腦子里快速的計算了一下,牛奶設備每一條生產線需要三個人工人,林平一共采購了120條,這就需要工人360人,一旦設備24小時運轉的話,按照工人12小時輪班,這就需要720人,加上管理后勤甚至是替補人員,畢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每天按時上班,牛奶生產工廠就需要800人。
如果林平有良心的話,按照8小時工作制來運轉,那么這家工廠恐怕將需要1200人。
1200人就代表著擁有最少1000個家庭,1000個家庭還只是很直接的工廠工人。
如果鋪開來計算,算上上游的農民,下游的貨流物流。恐怕林平帶動了至少十幾萬人。
雖然孫立仁局長并不了解一頭奶牛每天能夠生產多少,一個生產隊能夠養多少頭奶牛,不過也并沒有聽說過國內某個地方的奶牛出現了生產出來銷售不出去的尷尬境地。
倒是聽說過,有些地區發生自然災禍之后,奶牛大量減產甚至是死去。
孫立仁現在很擔心國內的奶源能不能供給他這家企業,畢竟體制內還有很多牛奶的生產單位。
看來,一旦其他兄弟單位發生斷奶的情況,到時候又是一團麻煩的家庭糊涂賬。估計會有不少人一哭二鬧三上吊找上級部門反映。
簽署了兩項大訂單之后,林平與孫立仁局長再次到各個角落參觀。
很快林平再次出手,這一次并沒有買生產線,而是購買了制冷設備。畢竟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可能堆積在倉庫之中,而是需要一個龐大的冷藏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