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當工人們來到食堂用餐的時候,在各個食堂的門口看到了公告欄里所張貼的內容。
廠里每逢大事都會用文字在公告欄里張貼,面蓋著電子廠的公章,簽著廠長的大名。
由于每次公告都是關乎每一個人的利益,工人們自然對于馬吃飯并不著急,而是一個又一個圍攏在公告欄前仔細看面的內容。
“這面說,要在廠里選一些技術骨干前往港城的新工廠工作。所有人員憑著自愿的原則報名,工資水平以及福利待遇將全面提高。”圍觀的工人們萬萬沒想到,這居然是一份去港城工作的公開告示。
本來大家還在謠傳,電子廠的領導有意在電子廠的周圍設立消費一條街,為了促進消費也為了給工人們增加福利,有傳言說廠長打算印刷一批工廠代金券。
這樣的代金券只能在消費一條街使用,這些代金券可以替換人民幣進行購買。
對于消費一條街之外的商店來說,這些代金券一文不值,可是在這里卻能名正言順的購買物品。
工廠之中并沒有打算直接發放人民幣進行刺激消費,而是發放這些代金券讓工人們迫不得已的去買一些日用品跟消費品。
然后收到代金券的商家,拿著收到的代金券到工廠,找到會計室把代金券重新換回人民幣。
雖然多了一條流程多了一條程序,有一種脫了褲子放屁的錯覺。
可是直接發放現金給工人的話,這些人未必愿意拿著這些真金白銀去購買物品進行消費。
而代金券擁有人民幣的價值之外,還有強迫屬性,不但能夠快速的改善工人的生活狀態,而且還能帶動周邊的商販增加市場的活性。
只有大量的現金流動起來,整個市場才能活絡起來,并且吸引越來越多的人。
本以為這次的公告就是要準備發放代金券了,可是萬萬沒想到公告的內容比代金券更加的刺激。
“真的去港城嗎就是錄像廳電影里的那個港城嗎”有人小心的問道。
隨著工廠工人人數總量突破五萬人,雖然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入住自己的車間,甚至這些半導體的技術工人,卻在當著建筑工人使用。
可大家都知道這只是臨時工作而已,等自己親手把車間建立起來之后,這些人就可以回到電子廠的工作。